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門頭溝區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2025年09月11日09:46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李世奇)9月10日,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正式公布,門頭溝區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成功入選,成為北京市首個獲此殊榮的水利工程遺產。

據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於2014年設立,旨在保護、挖掘和推廣具有歷史價值的可持續灌溉工程及其科學經驗。目前全球共有40個國家的177個工程入選,中國此前已有38處工程成功申遺。

此次入選的門頭溝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由付家台灌渠、丁家灘灌渠、公議溝灌渠、三家店灌渠、城龍灌渠五條核心古渠及周邊古泉、古井等水利遺存共同構成,歷史可追溯至公元250年三國時期曹魏鎮北將軍劉靖修建的車箱渠與戾陵堰,總灌溉面積曾達6.6萬畝。

除了卓越的工程技術,古渠的管理模式同樣具有前瞻性。清代起,三家店灌渠便誕生了北京最早的農民水利協會——“民生水利會”,設壩頭、司賬等職務,以“公舉制”任免人員、規范薪資,自主調解用水糾紛、維護渠道運營,其“水利為民”的理念與現代水利管理體系高度契合,為后世用水管理提供寶貴經驗。

如今,各灌渠經過不同程度的修繕,一些灌渠的功能也發生轉變:三家店灌渠轉為排水通道,被賦予了排澇的新使命﹔城龍灌渠化身“六水聯通”工程核心水脈,通過地表地下協同治理,推動地表水、再生水、雨洪水三水聯保互補,逐步實現“百泉復涌”。村落中與灌渠協同供水的古井,如今也成為生態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當地獨特的生活記憶與文化脈絡。
   近年來,門頭溝區持續推動水文化遺產的活化傳播,在創造性展示方面成效顯著:建成永定河古渠展館及標識系統﹔永定河博物館陳列古渠相關史料﹔龍泉鎮連續舉辦永定河民俗文化節﹔付家台中心小學每年開展百年古渠教育實踐活動﹔推出《永定長流——智慧千年渠》科創劇及首張《門頭溝水文化遺產導覽圖》,運用全息投影、數字孿生等技術,推動遺產融入智能時代。

門頭溝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戰略為指引,深化“灌溉遺產+”融合發展模式,通過系統串聯京西古道、潭柘寺、琉璃渠村等文化遺產資源,構建“遺產保護-生態涵養-文旅融合”協同發展格局,推動千年古渠在生態涵養、鄉村振興、文明傳承中釋放當代價值。

(責編:李博、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