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流水線上,機器人造車忙【5】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李博)在位於密雲的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級工廠流水線上,操作者“隱身”,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機器人,它們用機械手臂將一塊塊零散部件焊接起來,動作如行雲流水。還有大塊頭的重載機器人,瞬間可抓起1噸重的車身。
近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國資委聯合組織的“媒體走國企”活動走進北汽集團。
在位於順義的北京汽車產業研發基地大廳裡,北汽極狐、享界汽車、北京越野、北京奔馳、北京現代等十余款乘用車整裝列陣,濃縮了北汽最新研發成果。“從2024年到2030年,我們累計研發費用將超過千億元,重點布局了固態電池、氫能、自動駕駛等前瞻領域。”北汽集團技術與產品管理部部長高健介紹。
在北汽越野車工廠智能化生產線上,機器人進行焊接、裝配等作業,每一個動作都流暢、高效。
在位於密雲的享界超級工廠,沖壓、車身、涂膠、噴漆等核心工藝的關鍵工序均實現了100%自動化,每2分鐘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車下線,當前工廠年產能可達12萬輛。工廠還配備8台藍光在線監測機器人,對全車431個關鍵測點進行360°全面在線監控,嚴苛把關±0.5毫米的車身尺寸精度,確保每一個細節都達到完美品質。
據介紹,汽車產業是北京市制造業第一大產業,從1958年北京歷史上第一輛自主研制生產的汽車“井岡山牌”轎車試制成功,到自主研制我國第一代輕型軍用指揮車BJ212,再到智能座艙、健康座艙,北汽人認為: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
“我們的研發不是‘實驗室裡的概念’,而是緊扣‘用戶痛點’與‘產業卡點’。”北汽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胡漢軍說,“北汽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構建新質生產力,塑造自主品牌核心競爭力,更好滿足用戶美好出行需求。”
科技創新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也帶來良好的回饋。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汽整車銷售近82萬輛,同比增長6%,營收1402億元,在京產值1656億元。北汽自主品牌銷量達到46.6萬輛,同比增長24%。
胡漢軍表示,北汽將全力建設領先、一流的汽車民族品牌,到2027年整車銷量突破3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年銷達到200萬輛,自主品牌乘用車年銷100萬輛,新能源佔比超過70%,為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及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