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食品“臨期”有了明確標准
市場監管局發布農村食品經營指引
2025年08月23日07:56 | 來源:北京日報

為有效阻斷過期食品流向農村市場,市市場監管局發布《農村食品經營者臨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和《農村食品經營單位重要消費節點備貨管理風險提示》。提示農村商超、食雜店、餐飲店的進貨量不宜超過日常3倍,有條件的可以設立“臨期食品銷售專區(櫃)”。
《農村食品經營者臨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聚焦臨期食品界定不清晰、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明確不同保質期食品“臨期”界定標准。到底什麼算臨期食品?簡單來說,就是“快到保質期,但還沒過期”的食品。臨期食品的標准可以由商家自己來定標准。市市場監管局舉例說明,比如,食品保質期為1年及以上的,過期前45天算臨期﹔食品保質期10天到1年的,剩余保質期時長不足保質期1/10就算臨期(比如保質期為10個月的,過期前1個月算臨期)﹔食品保質期少於10天的,或者國家有關標准允許不標明保質期的食品,可以不再設臨近保質期。
此外,《農村食品經營者臨期食品管理工作指引》還指導農村食品經營單位通過設置銷售專區、優化食品標識、及時處置過期食品等方式,加強臨期食品管理,落實主體責任,從源頭上防范過期變質等不合格食品問題,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而《農村食品經營單位重要消費節點備貨管理風險提示》則聚焦農村食品經營單位在重要消費節點容易出現商品積壓、臨期過期食品驟然增多等問題,提示農村商超、食雜店、餐飲店等食品經營單位,通過採取進貨量不宜超過日常3倍、對庫存商品實行“先進先出”管理等措施。
當前,本市正在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廣大消費者如發現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可隨時撥打12315、12345熱線或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記者 張楠)
(責編:尹星雲、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