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北京將實施六大專項行動“穩經濟”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記者池夢蕊)7月22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召開上半年首都經濟形勢解讀和民生重點領域成效新聞發布會。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鑫全面解讀了北京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和下一步重點工作安排情況。
張鑫介紹,北京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特點可以總結為“態勢穩、動能足、保障實”。其中,態勢穩主要體現在經濟運行的態勢穩健、穩中向好,動能足主要體現在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充沛、引擎強勁,保障實主要體現在民生保障堅強有力、不斷改善。
下半年,北京將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努力推動首都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
具體到三季度,將扎實實施好六大專項行動:
消費提振行動。加力落實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圍繞奧林匹克中心區、“兩園一河”、大運河、南中軸等謀劃打造一批功能區級的文旅消費新地標,東西南北一體化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抓好演唱會、會展以及世界乒聯中國大滿貫、中國網球公開賽等重點活動和暑期、中秋、國慶、冬季等重點時段,系統謀劃融合消費新場景。
產業強基行動。構筑高精尖產業發展高地,支持新能源汽車高端零部件項目在京落地,加快打造手術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推動海澱、昌平兩個市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向國家級升級,高水平舉辦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和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加快“雙標杆”城市建設,年底實現公共算力供給規模達4.5萬P,推進模型基礎架構、復雜推理大模型等關鍵技術攻關,推動醫療健康、政務服務等首批標杆場景建設見效。組織實施一批國家級、市級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推動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平台全面開展交易﹔制定綠色先進能源和低碳環保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加快房山新型儲能示范產業園和氫能產業園區等建設﹔多措並舉保障全年綠電外調規模達400億千瓦時以上,加快推動第五立面光伏應用。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推動創建北京中軸線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推進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大力支持“科技+文旅”“科技+文博”等新業態發展,結合城市更新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文化微地標。
企業護航行動。聚焦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完善企業訴求響應和反饋機制,為企業經營保駕護航。主要是:做好本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立法論証,支持民營企業牽頭承擔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加快清欠中小企業賬款,深入開展“暢融工程”“千企萬戶大走訪”等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服務外資企業再投資,“閉環式”解決外資企業訴求。發布全市統一的輕微違法免罰事項清單,力爭“無事不擾”企業突破50萬戶。
改革賦能行動。扎實推動一批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著力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本市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立法,探索建立公共數據分級分類授權機制,推動北京証券交易所大力發展國債交易市場。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一體推進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事業單位改革,出台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方案。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國際法商融合示范區,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向口岸物流、服務貿易等環節拓展,促進內外貿規則制度銜接融合。
投資促進行動。著力提高投資效益,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更好發揮投資擴需求優供給的作用。穩定擴大民生投資,集中力量推動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切實將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強化產業投資引進和落地保障,用好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發揮政府投資放大效應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積極促進民間投資,在污水處理、垃圾、停車等領域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示范項目。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聚焦軌道站點周邊等設施較為完備地區大力建設“好房子”,加大新開發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力度。
民生暖心行動。北京將繼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全年歸集發布不少於10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促進公共服務普惠均衡,出台普惠托育試點政策優化方案,推進新型集團化辦學,新增中小學學位4000個以上,新建5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間)。加大力度實施交通綜合治理,開通地鐵17號線剩余段、6號線南延,建設麗澤商務區站、新龍澤站等軌道交通微中心。推進花園城市高品質建設,打造20條城市畫廊,全年建成20個無界公園,推進六環高線公園建設,實現溫榆河公園二期等濱水空間對外開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