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行進中國︱北京低空經濟蓄勢騰飛 多元業態繪就發展新圖景

人民網“行進中國”北京調研採訪團
2025年07月21日08:4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隨著國家對低空經濟領域的持續關注與政策支持,北京低空技術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3000 米以下航空業態所涵蓋的廣闊產業空間,正通過通用機場的載體作用不斷釋放潛能,形成涵蓋文旅、應急、運輸等多領域的繁榮生態。

低空經濟:萬億級市場的北京探索

在北京,低空經濟被定義為 3000 米以下空域內的各類航空業態總和,其產業版圖涵蓋空中游覽、短途運輸、應急救援、科研科普等多個維度,呈現出 “業態多元、融合發展” 的鮮明特征。作為首都,北京依托優質的旅游資源、完善的應急需求及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優勢,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

據華彬航空集團副總裁、機場公司總經理孫建介紹,“十四五” 期間,全國規劃建設 500 個通用機場的目前已完成475個,這些機場作為低空經濟的重要載體,正成為激活區域產業的關鍵節點。在北京,通用機場與地方資源的結合愈發緊密,不僅推動了低空業態的創新,更成為服務民生、保障安全的重要力量。

通航賦能:從空中游覽到應急保障的實踐

華彬航空集團旗下的密雲機場,正是北京低空技術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樣本。依托密雲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該機場將通航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 “空中看長城”“空中看水庫” 等特色項目,通過 “上帝視角” 讓游客領略地面視角難以捕捉的景觀全貌,目前已開辟 6 條空中觀長城路線,形成獨特的文旅 IP。

在應急保障領域,密雲機場的作用同樣凸顯。其依托自身機隊規模與低空作業優勢,深度參與密雲區森林防火、應急搶險救援及醫療轉運等工作,與當地應急部門緊密協作,成為北京東北部應急搶險的重要基地,為災害救援、醫療急救等場景提供了高效的低空支持。

此外,密雲機場還在探索京津冀短途運輸、航空研學與科普等業態,通過 “通航 +” 模式串聯起區域資源,助力京津冀一體化在低空領域的協同發展。這種 “文旅 + 應急 + 運輸 + 科普” 的多元布局,正是北京低空技術產業 “以點帶面、融合共進” 發展模式的縮影。

未來展望:低空經濟成區域發展新引擎

從密雲機場的實踐來看,北京低空技術產業的發展正逐步走向精細化、特色化。通過整合空域資源、產業資源與區域資源,低空技術產業不僅為市民提供了新的游覽觀光體驗,更在促進區域經濟、完善應急體系、推動協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隨著通用機場網絡的進一步完善與空域管理的持續優化,北京技術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何晶茹、崔東、董兆瑞、鮑聰穎、尹星雲、唐宋、許崢)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