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為學生營養餐原材料制定行業標准

日前舉行的2025年新發地食材集採集配大會上,北京學生營養餐協會會長王清霞為廣大商戶解讀了即將發布的《北京市學生營養餐原材料品質指南》行業標准,細化了16類食品的採購要求,明確提出禁用野生蘑菇、木薯、四季豆等食材,為保障學生的飲食健康提供堅實保障。
《北京市學生營養餐原材料品質指南》行業標准目前已經完成起草,在召開專家論証會后即將發布。王清霞介紹,該標准涉及學生營養餐的16類原材料食品,分別是糧食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肉及其制品、水產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乳及乳制品、蔬菜及其制品、食用菌和藻類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干堅果及其籽類、可可制品、烘焙食品、調味品、食糖及澱粉糖、澱粉及澱粉制品。
比如大米及其制品標准中,明確要求大米加工所使用的稻谷應為一年內收割原料即新米加工制作,加工過程及配料中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還建議粗細搭配,適量食用全谷類食物如胚芽米、糙米等,營養素更全面,更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植物油方面,標准要求不得採購轉基因油脂,要定期調換使用不同類植物油,以滿足學生健康要求。畜禽肉類原材料方面,要求不得採購活禽、活畜宰殺,不得採購貓、狗、兔、鼠、飛禽及野生動物等肉類,肉類應無激素、無抗生素、無獸藥殘留,鼓勵採購冷卻肉如排酸肉、冷鮮肉、冰鮮肉原料。
原材料運輸標准上,標准要求運輸前應對車輛或容器進行清潔,必要時應消毒,食品與非食品、不同類型的食品原材料應分隔,需冷凍的食品在運輸過程中食品中心溫度不應高於-18攝氏度±3℃,需冷藏的食品在運輸過程中車廂溫度應為0℃至5℃,上下浮動不超過3℃。
標准還對原材料驗收提出4項要求,包括資質要求、抽樣比例要求、保質期要求以及溫度要求等。
此外,標准還公布了校園餐禁止使用的食品原材料和慎用的食品原材料。禁止使用的食品原材料包括苦杏仁、銀杏、曼陀羅果實或種子、野生蘑菇、瓠瓜、木薯、四季豆、鮮黃花菜、野生山野菜、發芽馬鈴薯(土豆)、黑斑甘薯等食用不當易引起中毒的食物。慎用食材包括貽貝、扇貝、蛤蠣、牡蠣、生蚝、蟶子等貝類以及豇豆、芸豆、蠶豆,還有豬肺、豬肝、豬心等動物內臟器官等。
“我們制定這個標准,旨在提高學生營養餐的質量水平,為學生餐行業的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營造良性的行業競爭氛圍。”王清霞介紹,目前北京學生營養餐協會已經有200多家單位會員,300多位個人會員,覆蓋北京市90%以上學生營養餐配送企業。該行業標准發布后,如發現使用不符合標准食材的企業,將通過公眾號等渠道公布這些企業名單,讓學校、家長共同監督,讓孩子吃得更健康、更營養。(記者 孫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