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保局等七部門聯合舉辦醫保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活動
北京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醫保基金監管體系

人民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鮑聰穎)為營造全民關注、參與醫保基金監管的良好氛圍,號召全社會共同守護醫保基金安全,自4月起,北京市醫保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2025年醫保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活動,以“醫保基金安全靠大家”為主題,為不同醫保基金使用主體“量身定制”宣傳內容,提升社會各界對醫保基金監管政策法規的知曉率和配合度,從源頭上筑牢醫保基金“不敢騙”“不能騙”“不想騙”的思想防線。
“分級分類、精准滴灌”開展宣傳教育
4月22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聯合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七部門,在順義醫保主題公園舉辦2025年醫保基金監管集中宣傳月活動。活動現場對3名舉報人發放了舉報獎勵資金,為群眾提供醫保政策普法咨詢服務和義診服務。
聚焦藥品追溯碼“碼上監管”、醫療機構“自我管理”、支付資格“監管到人”,北京市醫保局還將組織召開全市定點醫藥機構培訓會,宣講政策法規,剖析醫保基金監管正、反典型案例,開展自查自糾問題清單、醫療服務價格內涵以及典型違規問題專業輔導。
同時,各區醫保局也發揮轄區主陣地作用,開展“線上+線下”多渠道社會宣傳活動,進街道、進鄉鎮、進村社,深入定點醫藥機構,強化宣教結合,用真人真事制作警示教育片,起到以“案中人”點醒“身邊人”的作用。
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醫保基金監管體系
市區醫保部門綜合運用日常監管、自查自糾、抽查復查、專項整治、飛行檢查、行政執法等形式,全年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4408家,追回醫保基金4.64億元,行政處罰87件,協議處理定點醫藥機構22家,其中解除協議8家。優化舉報處理工作,嚴格工作流程和辦理要求,發放全國首例醫保基金舉報最高獎勵20萬元。
嚴格醫保基金常態化監管要求,推動定點醫藥機構落實自我管理主體責任,聚焦心血管內科、骨科、血液淨化等六個領域,梳理形成55項本地化問題清單,針對過度檢查、過度診療問題,進一步梳理22項問題清單,自查自糾范圍更廣、更加精細。
積極推進醫保基金智能監管和多部門協同監管
建立運行門診高額支付、門診就醫異常及多次住院大數據監管模型,開展口腔科、眼科等數據篩查,共篩查違規數據36.47萬條。核查國家醫保局下發的疑點線索22萬余條。完成國家局醫保反欺詐大數據應用監管試點工作、推進國家醫保局數據篩查模塊落地,推動醫保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分三批逐步實現藥品追溯碼信息全面採集工作,2025年6月底將實現全部定點醫藥機構的追溯碼採集。
醫保部門與檢察、公安部門共同推進事前共享數據、事中聯合執法、事后協同取証挽損,全鏈條打擊倒賣醫保藥品騙保犯罪行為。2024年協助公安部門共破獲涉醫保領域刑事案件40余起,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00余人。加強與衛生健康、中醫藥管理、藥品監管等部門協同監管,實現一案多查、聯查聯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