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啟動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工作專項監督

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工作是建設教育強國、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日前,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啟動相關專項監督,將聽取審議市政府關於促進北京市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工作情況的專項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
“小眼鏡”“小胖墩”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問題引起市人大代表高度關注。在年初召開的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有283人次代表提出20件相關議案,經大會主席團同意,合並為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促進北京市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工作情況報告的議案,列入市人大常委會2025年監督工作計劃。
此次監督工作首先聚焦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包括國家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家庭教育促進法、體育法、精神衛生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和北京市相關法規等。體育運動方面,將重點對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推進體教融合,加強評價檢測等情況開展監督。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則重點關注深化五育融合,強化醫教協同聯動,規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預防校園暴力和霸凌等情況。
新時代教育需要科學的評價“指揮棒”。為更好推動教育評價標准“從育分轉向育人”,此次專項監督特別將教育評價改革情況納入其中,將重點對完善教育評價體系,建立科學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學校、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方式變革,注重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等情況開展專題調研檢查。
為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市人大常委會將充分發揮委員代表的專業優勢,分五個專題小組,赴中小學校、街道社區、協會組織、醫療機構等地實地調研。同時,將聚焦育人新載體構建、深化綜合評價改革、適度緩解升學和考試壓力等不同專題,赴北京教育考試院實地調研座談,廣泛聽取學校、家長、學生、社會力量、專家學者等各方意見建議。充分利用12345市民服務熱線關於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方面的訴求大數據,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市人大常委會計劃於9月聽取審議市政府專項工作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記者 高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