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醫藥工業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今年力爭突破500家 

2025年04月17日09:15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17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獲悉,去年北京市醫藥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6億元,連續4年超過120億規模﹔完成工業產值約1850億元,實現平穩增長﹔12家企業上榜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數量居全國城市之首。今年,醫藥工業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力爭突破5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突破100家。

“我們全力做好政策、空間、資金等資源要素保障,加快推動創新品種產業化落地和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北京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搭建完備的產業政策體系方面,北京構建了從企業培育、科技創新到項目落地、技改升級等全生命周期高精尖資金體系,“十四五”期間通過補助、獎勵、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企業超13億元,集聚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融資方面,發揮市區生物醫藥投資基金協同作用,實施中小企業“暢融工程”,完善創投生態鏈,醫藥健康領域上市企業達87家。

構建高效的項目落地機制方面,建立市級高精尖產業項目庫。去年,昌平生命谷產業基地等15個重點項目竣工驗收﹔誼安大興生物科學園等11個重點項目主體結構封頂﹔韓美藥品綜合基地等29個重點項目實現開工﹔完成超500畝工業用地供應﹔阿斯利康、賽諾菲、諾華制藥等一批外資重大項目落地。

打造多層次創新孵化載體方面,依托300余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台和基地,匯聚、整合、融通各類創新資源。已創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3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26家,面向未來產業布局3個育新基地。已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54家、小巨人企業85家、產值10億元以上的重點企業36家。

培育豐富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方面,產業數字化上,打造27家國家級綠色工廠,GE醫療成為國內醫療裝備領域首個“燈塔工廠”﹔27個項目入選工信部和國家藥監局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揭榜優勝單位,數量居全國首位。數字產業化上,開展醫療健康數據流通試點,推動天壇醫院數據向國家腦健康公共數據平台匯聚,聯合醫療數商探索監管沙盒機制下醫療數據的場景應用。

打造國家級產業發展集群方面,中關村示范區蟬聯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之首。京津冀三地共同提級建設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打造京津冀的原料藥基地,形成“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制劑”的產業鏈條。

此外,《北京市醫療器械產業提質升級行動計劃(2024-2026年)》於去年出台,北京市醫療器械產業在手術機器人、AI影像診斷等一批創新前沿領域持續突破,在工信部、國家衛健委公布的51個高端醫療裝備推廣應用項目中,北京市10家企業入選,數量居全國首位。去年,北京市規模以上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58家,完成產值350億元。今年以來,北京市新獲批國家創新醫療器械6個,累計獲批78個,佔全國近三成。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全力支持國際醫藥創新公園高質量建設,同時引導與大興生物醫藥基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等園區形成聯動,增強對津冀輻射帶動,形成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圍繞研發、上市到推廣應用構建全鏈條資金支持體系,重點支持引進國外藥械品種在國際醫藥創新公園產業化。還將充分發揮北京臨床資源引企優勢,下大力氣招引領軍企業,精准服務重大項目、創新成果來京落地,推動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