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白皮書》發布
2024年北京行政復議申請案件超8.4萬件 數量達歷史新高

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記者鮑聰穎)“2024年,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84654件,是去年同期收案數的4.4倍,行政復議年收案數量連續六年突破1萬件並達到歷史新高。”3月25日,北京市司法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4年北京市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白皮書》。
北京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張國強介紹,白皮書總結分析了北京市行政應訴工作情況,系統闡述了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成效,“從全市行政復議案件情況來看,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進一步凸顯。”
超九成案件在行政復議階段“案結事了”
白皮書顯示,北京市各級行政復議機構堅持“應調盡調”,大量案情簡單的糾錯案件通過案前調解以及案中調解和解等方式實質性化解,調解和解率達到32.5%,直接糾錯率為8.9%。經行政復議后又被訴的2996件,復議后被訴率為5.3%,超九成案件在行政復議階段實現“案結事了”。經復議后被訴案件中敗訴122件,敗訴率為4.1%。
白皮書顯示,2024年,北京市行政復議案件被申請人主要集中在市政府和市政府部門層級,佔全部案件的61.5%。從直接糾錯情況看,主要涉及舉報投訴處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強制、行政不作為等類型,行政行為認定事實不清、証據不足是直接糾錯的主要原因,佔全部糾錯案件的56.3%。
張國強介紹,據法院系統數據統計,2024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共發生一審行政應訴案件10988件,各級法院共審結一審行政應訴案件11497件。其中,未經行政復議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的為8501件,經行政復議后又被訴的2996件。判決行政機關一審敗訴案件1987件,敗訴率為17.3%,與行政復議糾錯案件類似,敗訴案件主要涉及舉報投訴處理、行政強制、行政處罰、政府信息公開等類型。“2024年,北京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4015次,主動接受司法監督的意識明顯提高。”張國強表示。
實現“辦理一案、規范一片、治理一行”
白皮書顯示,2024年,北京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依法受理行政協議、行政賠償、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限制競爭等新業務案件1512件,適用簡易程序辦理行政復議案件3.8萬余件,注重運用調解和解、先行化解等新機制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積極邀請行政復議委員會專家參與行政復議案件咨詢,為首都行政復議工作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專業保障。
開通網上申請行政復議通道,共通過互聯網收到行政復議申請3.8萬余件,切實打通行政復議申請“最后一公裡”。暢通通過行政處罰決定作出機關提交行政復議申請通道,人民群眾行政復議首選率進一步提高。
此外,北京全面提升涉企服務水平,持續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在全市開展行政復議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期間共辦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2136件,通過調解和解結案876件,依法糾錯115件,為企業挽回損失近四千萬元。
“我們全面強化行政復議制約監督效能,圍繞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目,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張國強介紹,通過用好用足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約談等監督手段,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350件,開展約談通報200余次,同時注重加強個案監督指導,真正實現“辦理一案、規范一片、治理一行”。全年共以變更方式結案61件,促進行政爭議在行政復議程序中實現一站式化解。加大規范性文件附帶審查力度,辦理行政復議附帶審查行政規范性文件354件,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審查在層級監督、專業審查、個案輻射、訴源治理中的制度優勢。
張國強表示,下一步,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構將以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為目標,正確有效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的追求,切實提升行政復議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能力水平,為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維護首都安全穩定大局、促進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貢獻行政復議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