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趟中亞班列正式開行

人民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尹星雲)3月19日上午,伴隨著機車汽笛聲,滿載著90個標准集裝箱出口貨物的國際貨運班列從北京市房山區啟程,駛往位於中亞地區的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這標志著北京市首趟中亞班列正式開通,房山區在推動區域國際貿易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充分發揮北京市在京津冀外向型經濟中的關鍵帶動作用。
該班列由北京新陸港供應鏈有限公司組織運營,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全程運輸服務,從房山區琉璃河金隅鐵路專用線始發,滿載北京及周邊貨物,將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預計10天左右抵達塔什干,全程5000余公裡。至此,京津冀地區外貿往來增添了一條方便快捷的國際運輸主干通道,也為房山區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新機遇。
“這趟班列搭載的貨物都來自京津冀地區,貨值1600多萬元。”北京新陸港集團董事長王傳蒙介紹說,中亞班列的開通將為北京擴容通向亞歐市場的國際物流渠道,增強首都與中亞地區深化經貿合作的服務能力,對保障京津冀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外貿經濟平穩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我們將扎實推進班列運營承載平台的建設,拓展更多新的線路,為區域外貿企業提供更為豐富便捷的國際物流服務。”
便利的通關服務和周密的運輸組織是國際班列行穩致遠的關鍵。國鐵北京局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加強現場業務指導,確保國聯計劃提報、班列開行申請、空車車源調配等各個環節有序銜接,高效運轉,為班列開行提供優質運輸保障。
數據顯示,2024年,天津開行中歐(亞)班列超600列,河北石家庄中歐(亞)班列達到839列。雄厚的基礎為京津冀合作推動中歐(亞)班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
“在北京打造國際陸港項目,加之我們此前建設的石家庄國際陸港、天津國際陸港,基本構筑起了京津冀陸港集群的主樞紐框架。”河北陸港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趙保恩表示,這有助於實現京津冀中歐(亞)班列的協同發展,從而提升班列運行的整體效能和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能力,為京津冀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新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