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柏“洗剪吹”花粉不亂飛

昨天,市園林綠化局在紅領巾公園洒水噴淋,治理花粉。
洒水噴淋后的圓柏球花。本報記者王海欣攝
春到京城,草木蔓發,很多市民正遭遇花粉過敏的困擾。本市採取修剪樹枝、洒水噴淋、地面濕化等措施,降低花粉濃度。
圓柏已調出主要林木目錄
昨天下午3時,記者來到紅領巾公園。湖畔是一排翠綠的圓柏樹,很多鱗片狀的細葉上沾滿黃色花粉,輕輕搖動,花粉就四處飄揚。隨著高壓水槍的開啟,圓柏的枝葉被打濕,花粉粘成一團,有的掉落在地上。對於花粉過多的枝條,綠化工人會對其進行修剪並清掃。
“這個時段正是釋放花粉的高峰期。被水打濕之后,花粉就不會再飄到空氣裡了。”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副處長張博介紹,園林綠化部門和各公園結合日常養護,採用修剪樹枝、洒水噴淋、地面濕化等措施,減少花粉飄散量。
一株柏樹上有很多球花,開裂時間不同,因此,這樣的“洗剪吹”預計要持續個把月。
張博介紹,近年來,公園、平原造林區在做枯死樹清理等工作時,都在陸續開展易致敏樹種的更新替換。幾年前本市修訂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錄》,也已經刪除了刺柏屬(含圓柏屬)植物,今后的園林綠化工程也將嚴格控制相關樹種的栽植量。
鬆柏為冬日京城增色
春天百花爭艷,但花粉過敏的元凶卻不是漂亮的鮮花。
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叢日晨介紹,鮮花的花粉屬於虫媒植物花粉,顆粒較大、較重,不易在空中飛散。真正引起過敏的,反而是柏樹、桑樹以及蒿草等綠色植物所產生的風媒植物花粉,它們很輕,容易隨風飄散。春秋兩季的花粉濃度最高。春季以柏科等樹木的花粉為主,從3月下旬持續至4月下旬﹔秋季以葎草屬、蒿屬等草本植物花粉為主,8月下旬到9月下旬花粉濃度最高。
柏樹的花粉量這麼大,能不能直接砍掉呢?答案是否定的。倘若沒有鬆柏,北京的冬天將失去很多色彩。
“鬆柏四季常綠,生態效益很好,對豐富北京的冬季景觀非常重要。”叢日晨告訴記者。北京的冬天比較寒冷,常綠樹隻有鬆、柏,南方的香樟樹、廣玉蘭在北方很難養得活。如果減少柏樹,冬天缺少綠色,對市民心理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況且,全市的4萬多株古樹名木中,有3.5萬株是鬆柏。
跟柏樹類似,蒿草的生態效益同樣很好。它作為林下的草本植物,對涵養水土,防風固沙效果非常明顯。
應學習如何與花粉共處
花粉是高等植物為了繁殖而產生的雄性生殖細胞,散播花粉是植物繁衍生息而出現的自然現象。因此,和花粉打交道也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很多網友開玩笑說,希望消滅圓柏的花粉,叢日晨認為,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說,把另一個物種的花粉消滅掉是不可能的,也是違背自然准則的。
同仁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醫師魏洪政建議,花粉過敏的市民可以關注相關部門的預報,外出時避開花粉濃度比較高的日子和時段﹔戴好口罩、眼罩﹔用生理鹽水進行鼻腔沖洗。
如果已經有過敏症狀,市民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口服或鼻噴藥物,蒿草過敏者還可以做脫敏治療。“花粉過敏是一種慢病,應定期去醫院隨訪、就診,根據症狀調整用藥。”魏洪政介紹。
相關新聞
今天花粉濃度高
敏感人群注意防護
根據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的預報,今天北京的花粉濃度預報等級以4至5級為主,為高到很高級別。敏感人群外出請做好健康防護。
近期京城天氣以晴為主,氣溫回升,花粉濃度升高。
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表示,北京春季的主要致敏花粉種類包括榆科、柏科、楊柳科等。北京的花粉季可分為兩季,分別是3月至5月、8月中旬至9月。前者是木本植物的花粉季,如柏科、楊柳科、榆科、樺木科等﹔后者是草本植物的花粉季,如菊科蒿屬、桑科葎草屬、藜科。
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提醒,有明確花粉過敏的患者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花粉高峰期持續時間和氣象條件密切相關,具體情況請關注每日的花粉濃度預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