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音 | 網友建議豐富中小學體育鍛煉形式 北京:開展形式多樣的班級聯賽

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董兆瑞)近日,有北京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為豐富中小學學生體育鍛煉建言獻策。
網友留言截圖。
該網友表示,中小學體育鍛煉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內容和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北京市出台了一些中小學體育鍛煉的指導意見和政策,致力於不斷提升中小學學生體質和體能,如加強跑步、延長課間活動時間等。尤其是跑步運動越來越得到專家的認可,在近年來很多中小學大力提倡跑步鍛煉,這是非常好的鍛煉方式。
但是部分中小學過於強調跑步鍛煉,忽視了其他體育鍛煉方式。據網友了解,部分中小學不再開展廣播體操,上午、下午課間操全部改為跑步,體育課也提倡跑步。一個小學生平均每天跑步近3公裡,適合體能較強的學生,一些體能和體質較弱的學生不能適應這樣的強度,甚至出現跑步嘔吐等情況。
該網友建議,推進中小學體育鍛煉內容多樣化、豐富化,既重視跑步鍛煉,也豐富其他體育鍛煉內容,避免過於單一。
針對網友的建議,記者從北京市教委了解到,日前,北京市出台了中小學“體育八條”,通過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大力開展學生“班級賽”、科學精准提升學生體質等八條舉措,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構建以運動、衛生、心理、營養為一體的“大健康”教育格局,將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學校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體系。
其中,“體育八條”明確,學校進行課內、課間、課后服務一體化設計,需充分利用大課間和課后服務,組織學生開展球類、跳繩、踢毽、跳皮筋等不少於10個項目的輪換活動,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每名學生掌握至少2項運動技能。
此外,“體育八條”還提出,學校每學期要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班級聯賽,小學每班不少於5場,初中不少於4場,高中不少於3場,比賽項目可由學校因地制宜設計安排。校園足球、籃球、排球特色學校則組織學生開展相應“三大球”班級聯賽,每班每學期不少於5場。
記者了解到,“體育八條”落地實施以來,北京市各中小學積極響應,深化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校園裡掀起了運動熱潮。特別是通過組織籃球、足球、跳繩等豐富賽事,為常規體育項目加入競技元素,激發師生運動熱情,引領健康育人新風尚。
新學期,北京匯文中學的“校園迷你馬拉鬆”正式開賽,還組織開展了引體向上、仰臥起坐、三大球等各級各類的班級挑戰賽。石景山區古城小學推出“運動吉尼斯挑戰賽”,通過個人自選運動項目參與班級運動吉尼斯打榜,點燃了學生的運動熱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