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國家高新企業突破1200家

近日,通州區科委傳來捷報:黑馬數字孿生孵化器獲批為通州首家北京市引領類標杆孵化器,一方創新醫療孵化器獲評通州首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實現“零”的突破。通州區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速連續五個月居全市第一。不僅如此,全區醫藥工業產值增速和科技服務業收入增速均位列全市第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首次突破1200家,彰顯副中心科創領域的蓬勃活力與無限潛力。
副中心科技創新工作高歌猛進,關鍵在於其日益完善且強有力的科創政策體系。《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創新資源倍增工程實施方案》《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強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支持辦法》等科技創新政策相繼落地實施,加快推進優質科技創新資源集聚。
企業梯度培育態勢初顯。據統計,去年通州區科委推薦的223家企業獲得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筑基擴容”培育清單支持,23家企業納入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小升規”培育清單。通過加強企業申報輔導,2024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首次突破1200家。
科研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去年通州區科委立項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等6個領域20個科研項目,支持金額420萬元。有關部門共兌現研發投入獎勵性后補助資金2835萬元,惠及95家企業。2024年1至11月,通州區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合計68.5億元,同比增速40.2%,高出全市平均值33.4個百分點,增速連續五個月高居全市第一。
五河交匯處已成為創新成果高產地。去年,中際聯合、通美晶體2家企業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三峽能源等4家企業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五千腦宇榮獲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最高獎——卓越獎。
通州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區科委著力發揮產業引導基金作用,推動成立了通州首支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基金——通政創新(北京)股權投資基金,規模達2100萬元。同時,圍繞“科技創新”“生態環保”等熱點推廣普及科技惠民成果。
今年初,通州區發布“科技創新資源倍增工程”“十百千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和“全域應用場景創新之城”建設工程,推動副中心科創體系更趨完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