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組圖:國家大劇院建院17周年 多樣活動邀公眾感受藝術魅力

2024年12月23日13:46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公眾開放日藝術節現場。人民網記者 尹星雲攝
公眾開放日藝術節現場。人民網記者 尹星雲攝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尹星雲)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17周年公眾開放日藝術節。從劇場到公共空間,從國家大劇院本部輻射到北京藝術中心、台湖舞美藝術中心,本次公眾開放日藝術節精選15場豐富演出、策劃50場多彩活動,為觀眾帶來更加多元的藝術體驗,打造沉浸式全方位的藝術之旅。

上午,國家大劇院領導在北水下廊道迎接首批觀眾,院長王寧代表劇院向現場觀眾表達了問候與致意,並宣布公眾開放日藝術節正式啟幕。國家大劇院內,豐富多彩的演出和活動令人目不暇接。步入劇院的北水下廊道,有“劇中人”列隊,歡迎觀眾走進藝術殿堂。天壇神樂署雅樂團《綠水青山》古樂表演、舞劇《楊家嶺的春天》陝北秧歌片段展示以及下午場“開門大吉”北京交響樂團音樂會、雲南西雙版納非遺歌舞,在國家大劇院橄欖廳進行迎賓表演。

各大劇場同步開放 “破圈”演出匯聚本部

在國家大劇院的各大劇場,接連舉辦了八場活動。歌劇院展映了歌劇電影《山海情》及舞台藝術電影《隻此青綠》。音樂廳裡也是熱鬧非凡,中國音樂學院民族樂團帶來“節日歡歌”“金蛇狂舞”兩場音樂會,北京交響樂團帶來“春之序曲”“炎黃風情”兩場音樂會,為觀眾們展現旋律裡的別樣風情。小劇場內,曲藝名家帶來的傳統相聲展示及評書表演,也贏得觀眾的歡笑與掌聲。

藝術空間別開生面 名家匯聚暢談藝術

位於國家大劇院三層的新聞發布廳內舉辦了音樂沙龍、唱片分享會等活動,音樂家與觀眾近距離分享音樂賞聽的藝術體驗。

在劇院四層的藝術資料中心,迎來星光熠熠的文藝界名家陣容。首場活動由著名作家莫言攜手國家大劇院副院長王斑、李小萌、劉貝貝等開啟“從文字到舞台——莫言戲劇作品分享會”。接下來,孟艷、秦艷、李偉健帶來“用藝術鑄造心靈”主題分享,呂嘉、卞祖善、楊燕迪帶來“恢弘之聲——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唱片首發分享會”,劉震雲、李羊朵、李騰飛、李奎帶來“劉震雲戲劇三部曲分享會”。從新書到唱片,從文學戲劇到音樂舞蹈,文藝名家帶領觀眾走進廣闊的文藝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藝術節特別策劃了藝術+科技深度體驗活動,觀眾不僅參觀到了《藝象新生——國家大劇院數字藝術展》,還在XR虛擬現實創作空間等區域進行互動展示活動,而360環拍、AI作曲、AI換臉、AR動畫體驗等科技體驗項目更是讓大家眼前一亮,沉浸式感受藝術創作背后的科技力量。

公共空間全民參與 節日盛宴藝術共享

在公共空間,舞蹈快閃、雲南非遺歌舞表演、手風琴五重奏、童聲合唱、爵士四重奏、弦樂四重奏、打擊樂重奏等精品演出接連上演,與圖書市集、文創市集、惠民文化市集、非遺傳統技藝展示、圖書與唱片簽售等活動一起為觀眾帶來驚喜。劇院裡,別出心裁的文明觀演禮儀宣傳、藝術檔案數智展示大屏講解互動、手工非遺互動、紀念章集章打卡、“文藝為人民”郵冊新品發布、特色文創及特制餐飲等活動,讓觀眾收獲更加多元的文化生活體驗。

劇院裡,各個藝術展廳也驚喜煥新。東西展廳以《時代鴻圖——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典藏作品展》及《古城之憶——北京的胡同主題藝術作品展》,帶領觀眾走進視覺藝術中的時代景象﹔藝術館、音樂廳的展覽區則展覽呈現了國家大劇院近年來的藝術成果,展現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新趨勢。

舞美探秘趣味十足 “文化糧倉”喜迎周歲

在台湖舞美藝術中心,隨著“威風鑼鼓之《鼓樂征程》”鑼鼓聲響起,開啟了公眾開放日藝術節的精彩序幕。圍繞舞台美術制作領域的專業特色,策劃了一系列體驗活動。此外,印章集章打卡、藝術家送“福”、爵士四重奏音樂會、文創美食市集等豐富多樣的活動也深受觀眾歡迎。

2024年,北京藝術中心“文化糧倉”開放的第一年,也交出了亮眼答卷。在開放日藝術節當天上午場,也獨具匠心地策劃了銅韻華章·銅管五重奏,名家領航·管風琴藝術分享會,國風雅韻·民樂賞聽會等主題藝術演出活動,讓觀眾感受到了“文化糧倉”的藝術魅力。

據介紹,本次藝術不再局限於舞台之上,而是從舞台延伸至劇院的每一個角落,從本部輻射至“一院三址”,形成一幅聯動的藝術畫卷。當晚18:00,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及多家網絡平台還播出了國家大劇院建院17周年線上特別節目:公眾開放日藝術節及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音樂會,與觀眾雲端共享藝術節精彩內容。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