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南山村

日前,記者走進平谷區南山村,感受這裡的嶄新氣象。 本報記者 甘南攝
本報記者 朱鬆梅
秋天,平谷區南山村色彩絢爛。今年截至目前,這個山溝裡的村庄已經接待游客3萬人次,頂得上過去好幾年的接待量。
南山村依山傍水,過去,這裡不但沒有像樣的產業,就連飯館也沒有。好多村民搬走了,游客也不愛來,秀美山水隻能在山林中酣睡。作為本市首批“百千工程”重點建設村,過去一年,南山村被喚醒了。
高標准補齊基礎設施
從中心城區驅車70公裡,身邊的景色從繁華都市變成了莽莽林海。南山村坐落在泃水旁一條3公裡的山溝之中,再翻過一座山,就到天津了。
村路是新鋪的,蜿蜒而平坦,30多家精品民宿已經開了張,既有北京四合院、徽派青磚房,也有歐式、日式建筑。幾十家民宿仍在改造,將在今年底完工。
從前的村子是另一番樣子。山上盛產柿子、核桃和山楂,可價格連年走低,就拿柿子來說,一斤隻賣幾毛錢。村裡拿不出錢搞基建,路都是坑窪不平的。漸漸地,年輕人都外出工作了,不少中老年人也搬走了。據統計,2300多名村民中,常住戶隻有三分之一,很多宅院靜悄悄,總也等不來主人。
“資產閑置、產業單一是所有空心村面臨的問題。”平谷區副區長李子騰說,南山村除了秀美山水外幾乎一無所有,是全區基礎條件最薄弱的村庄,“喚醒空心村的嘗試,就從這裡開始。”
平谷區全面提升了南山村的公共服務水平,並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建設休閑綜合體。南獨樂河鎮組織部長賈靜宇介紹,村裡通過土地和房屋租賃流轉,對226處民房和3處村集體土地進行了更新改造,建設70戶精品民宿和10套公共服務設施,總共可提供350個房間。
眼下,34套院子已對外營業。今年國慶假期,入住率達到86%。“之前我們測算,大概14年能收回成本。實際運營情況比預計的要更好。”運營方相關負責人說。
藝術館來到田間地頭
雖是山鄉,南山村卻希望給游客帶來美的享受。這樣的願景恰好契合清華美院的藝術創作理念,雙方在今年7月牽手舉辦了南山藝術季。
“藝術不僅僅是陽春白雪,也是從勞動中生發出來的,朴實火熱的生活才是藝術創作的來源。”南山村“第一書記”、清華美院博士后孟超說,南山村是學生們寶貴的創作源泉。
讓藝術回歸鄉土,這樣的初心聚起了很多美術院校。今年春夏,京津冀8所藝術類高校的300名學生,在這裡開展了數月的在地創作。7月,藝術季開幕了。
在傳統語境中,“南山”二字自帶滿滿的鬆弛感,天然擁有藝術氣息。如今這裡真的成了一座無穹頂的藝術館——
清華美院在小巷安裝了交互感應裝置,夜晚有人走過,會有一隻夜光兔子一路奔跑。村裡曾出土文物石馬,北京林業大學就用玻璃飲料瓶復現了這匹馬,名為《馬放南山》,倡導環保與和平。灰扑扑的石頭圍牆被天津美院團隊變作了一面“豐收牆”,師生們為石頭涂上顏色,變成了白菜、柿子、大桃、西紅柿、核桃的樣子,每一個都栩栩如生。
村裡多了年輕面孔
早在20年前,京郊就興起了鄉村游。“這麼多年過去了,京郊游不能跟從前一樣,只是吃虹鱒魚、烀餅子。我們希望營造美好的鄉村生活。”南獨樂河鎮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村裡配套建設了餐廳、勇士谷、農夫集市、星空營地,正規劃茶社、花房、咖啡屋、酒肆、書吧等新業態。記者採訪時遇到好幾位前來考察的創業者,他們看中南山村的好前景,希望在這裡扎下根。
南山村有了更多的年輕面孔,除了創業者,還有返鄉的本地人。夏棋贏是南山村人,搬到了平谷城區居住。前不久,她偶然發現家鄉變得這麼美,又重新搬回了村裡。“最近兩三個月,村裡可熱鬧了,游客來了一撥又一撥!”她感到很驚訝。
今年以來,南山村村民自營民宿的收入較往年增加了3倍,提供20余個就業崗位。整體建成后,預計年均接待游客數量將增加到7萬人次,村集體預期年收益150萬元,物業公司可提供92個崗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