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5類人工智能教育場景逐步普及

2024年10月24日08:3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5類人工智能教育場景逐步普及

  本報記者 李祺瑤

  人工智能將驅動教育改革。市教委等4部門近日發布《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工作方案》,明確到2025年,本市大中小學普遍開展人工智能(AI)場景應用,人工智能賦能學生學習與發展、教師教學方式變革、學生身心健康、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育治理模式創新5類典型示范應用項目場景基本建成並逐步開放使用。

  AI學伴將逐步推廣

  大中小學將逐步推廣AI學伴和AI導學應用,圍繞學生興趣愛好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探究性學習指導等﹔深化AI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用,實現對學生學習成長情況的全過程縱向評價、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助力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

  人工智能課程進一步普及。本市將研制《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推動中小學校通過義務教育階段信息科技課程、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等方式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做好與高等教育階段相關內容銜接。其中,小學階段重在啟蒙學生人工智能思維,初步具備人工智能素養和社會責任﹔初中階段引導學生能夠利用人工智能賦能自身學習和生活﹔高中階段進一步強化人工智能應用基本能力,學生能從跨學科的視角思考人工智能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高等教育階段,本市開設人工智能通識類課程體系。市屬高校將建設一批人工智能領域專業,建設人工智能輔修專業和微專業,啟動人工智能雙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和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建設,推動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及人工智能跨學科學習。

  創新場景服務學生身心健康

  人工智能將賦能教學方式變革,實現教師備課、課堂教學、教學與學情分析、作業管理、答疑輔導等教學全場景應用。

  各類創新場景將服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市將推廣AI體育應用場景,加強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的綜合利用,聯動四、六、八年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為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提供科學依據和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指導。

  各區各校將實施AI健康監測志願者計劃,採集學生飲食、營養、睡眠、運動、活動、體測等數據,建立學生健康成長檔案,實現對學生健康情況的監測預警。教育、衛健、科技等部門將聯合打造人工智能“健康咨詢師”,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心理咨詢輔導。

  本市還將創新家校社協同育人融合模式,運用人工智能有效擴展家校溝通方式與渠道,動態獲取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情況,積極回應家長的關切問題,提升家校溝通的效率和質量。

  動態監管筑牢安全屏障

  到2025年,全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建設完成。

  本市將建設首都教育新地圖,打造新型教育“學習圈”,支撐一站式教育學習服務,推動教育管理服務模式創新﹔推進智慧校園建設,開展學校基礎數據、業務數據、教學數據的綜合治理,構建“校園大腦”,支撐教務管理、教師考評、教學評估、后勤服務、校園安防等。

  本市將建立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監管體系,明確學校引進人工智能教育產品的准入標准、審批流程及監管政策,指導學校、師生穩妥有序地開展應用實踐﹔加強教育領域人工智能的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前沿研究,提出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理論框架、方法策略和指導意見,為教師開展人工智能應用提供理論指導。

  市教委將會同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等部門開展教育領域大模型應用合規檢測和分類備案,引入第三方安全機構的大模型風險監測平台,構建面向教育領域大模型的數據漏洞、隱私泄露等風險監測體系,形成“准入評估+動態監管”的防護體系,筑牢安全屏障。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