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教育

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迎來首批新生

2024年09月08日11:28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9月開學季,北京市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小學部正式投入使用並迎來首批新生,孩子們將在全新辦學模式下展開多樣化學習。

北京市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為朝陽區與北京市十一學校合作辦學。北京市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校長劉可欽在北京市十一學校的教育文化下,借鑒自己曾擔任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的辦學經驗,同時吸收李希貴校長主持的“名校長領航工程”的集體智慧,變革辦學模式,對學校的課程體系、學習方式、學習空間進行了全新變革設計,響應兒童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珍視兒童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學校小學部總建筑面積48499平方米,規劃辦學規模為72個班,提供2880個學位。走進學校,與傳統教學樓完全不同的空間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教學樓內沒有走廊,一年級的教室在教學樓一層一側呈弧形排列,教師在一層公共空間進行開放式辦公。中間巨大的公共空間全部都是學生的“學習空間”,“學習空間”的兩根大立柱上還滾動播放著每個孩子充滿陽光的笑臉。

教室內的學生不是成排坐,而是幾人一組圍著桌子一起學習。這裡的教室也不叫“教室”,而是有一個全新的名字——“學習工作室”。“學習工作室”和教室的不同就是在回應育人方式的變革。在這裡,教師的教學方式不是單純的教,孩子也不是單純的學。而是讓教師以任務的方式帶領孩子去探索,不僅學習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等科目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探索的過程當中獲得思辨思維,提升交流溝通以及領導團隊創新實踐等能力。

在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學習工作室”與“公共學習空間”一起組成“學習社區”,“學習社區”內又分為學習、游戲、探究、討論、演示講解等多個區域,響應孩子多樣化學習需求。未來,“學習社區”的功能還會繼續擴展,將支撐20多種學習方式,盡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風格、基礎,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更好的發展。

除了空間不同,在這裡,孩子對老師的稱謂也不同,在學生口中,這裡的老師都是“導師”。一個稱謂的變化表達著“導師”不僅要考慮自身教授的學科知識,更要帶著學科知識背景關照孩子的成長,承擔孩子成長中的引路人角色。

據悉,該校初中部也將開建,總建筑面積約40000平方米,規劃辦學規模為48個初中班,可提供1920個學位,計劃於2025年建成開學。(陳芳芳)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