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 投向聚焦高精尖

北京亦庄政府投資基金體系再“升級”

2024年08月18日14:3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18日電 (記者池夢蕊)繼產業升級基金和市場化子基金取得良好投資成效后,北京亦庄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再“升級”。記者16日從北京亦庄創新發布獲悉,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也稱“北京亦庄”)已建成“產業升級基金+專項子基金+市場化子基金”完備的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覆蓋企業發展種子期、天使期、VC和PE階段全生命周期,重點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區內主導產業和通用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領域。

北京亦庄創新發布。 人民網 李世奇攝

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

北京經開區財政國資局局長王文庚介紹,早在去年1月,北京經開區即已注冊成立首期規模100億元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先后成立了產業升級基金和多隻市場化子基金。“今年以來,在成立了種子基金這個專項子基金后,前不久,又成立了科創基金和人才基金,專項子基金的不斷豐富使得我們的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進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北京經開區已建成“產業升級基金+專項子基金+市場化子基金”完備的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覆蓋企業發展種子期、天使期、VC和PE階段全生命周期。

產業聚焦是北京經開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的另一突出特點。王文庚介紹,北京經開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中的產業升級基金聚焦符合經開區產業定位和相關產業政策的企業,重點關注事關經開區經濟發展和產業提升的重大項目和潛力型企業,已完成對藍箭航天、輝羲智能等企業的投資。

專項子資金主要彌補股權投資領域的“市場失靈”,聚焦投早投小投創新和投硬科技,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其中,科創基金主要投資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六大未來產業方向以及符合經開區四大主導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智能制造)方向的新技術及迭代技術項目﹔種子基金重點投向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企業﹔人才基金側重吸引各類人才到經開區創業。

市場化子基金根據不同投資階段,又分為天使類子基金、創投類子基金、產業類子基金。為了支持早期投資,引導基金對天使類子基金出資比例上限最高,可以達到40%,對創投類子基金和產業類子基金的出資比例上限分別為30%和20%。“市場化子基金能夠吸引各類知名私募基金投資機構合作,項目資源豐富,產業帶動強勁。”

“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已取得初步的投資成效。”王文庚透露,目前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已決策投資78億元,其中,產業升級基金已完成決策項目18個,決策金額28億元﹔市場化子基金已完成決策10隻,決策金額36億元﹔專項子基金已完成決策3隻,共計14億元。

王文庚表示,接下來經開區將進一步擴大政府投資引導基金規模,完善引導基金投資體系,切實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導和支撐作用,將進一步加強投后賦能,做好企業服務、產業鏈投資和產業生態打造,做大做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產業,布局優化自動駕駛、具身智能、商業航天等產業。此外,將進一步深化與國家級、市級基金以及市場化機構合作,資源共享,共同支持項目,做大基金“朋友圈”。

人才基金賦能人才創業

北京經開區組織人事部部長李冰介紹,北京經開區人才創業投資基金今年7月審議通過,由北京經開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出資,旨在發揮政府基金引導作用,以市場化方式運營,帶動社會資本,對人才創業給予普惠性的促進與支持,幫助人才領銜的初創企業快速發展。在推動人才和產業集聚、完善金融服務體系、營造人才創業環境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人才基金主要投資於已認定的亦城頂尖人才、亦城杰出人才、亦城領軍人才和符合亦城領軍及以上核心認定標准的創業人才”,李冰介紹,人才基金首期規模2億元,對單個項目最高投資500萬元。重點關注種子期、初創期創業人才,堅持投早一步、投快一步、投剛起步,推動資本、技術等各項資源要素聚焦人才初創企業,為高層次人才在關鍵產業領域搶灘佔先提供有力保障,為創新驅動發展儲備高增長潛力的項目和人才。

在運作機制方面,人才基金實施多元評價考核,以引導、培育和扶持人才創業為出發點,主要考核其社會效益、投資運作情況、產業帶動效果等實際成效,不以財務回報作為單一考核指標。不僅如此,人才基金還建立容錯機制。樹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政策導向,根據基金兩年內實際運營情況確定基金整體績效目標。

此外,人才基金鼓勵申請人優先回購股權實現退出,投資期內達到人才基金創業示范標准的企業,可以選擇以優惠價格回購基金所持全部或部分股權。突出人才基金支持人才創業屬性,提升人才創業積極性、獲得感,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人才價值實現的共謀共贏。

“目前,人才基金已經落地實施,發布了人才基金辦事指南並通過經開區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台同步上線,正在持續廣泛征集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人才初創項目,下一步將有序推進項目論証、決策、投資、管理等工作,誠邀各位人才和團隊攜科技創新成果前來申報。”李冰說。

種子基金聚焦高精尖“幼苗”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離不開科創資金的支持。“今年成立的科創基金脫胎於經開區原有的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北京經開區科技和產業促進局副局長朱珊珊介紹,原有的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經過多年運行,成功支持了近80家區內企業,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比如,支持企業累計獲批2000余項專利,39家企業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部分企業估值大幅增長等等。

朱珊珊介紹,為進一步深化金融賦能科技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由北京經開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出資設立科創基金,將該項資金轉變為基金運營模式,在充分吸取原科創資金政策優勢的基礎上,借鑒其他地區天使引導基金的管理經驗,形成了科創基金設立方案。

作為北京經開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中的關鍵一環,科創基金主要聚焦四大主導產業和六大未來產業發展需要,加大對重點項目招商的支持力度,從補鏈、固鏈、強鏈、延鏈角度促進產業全鏈條發展,進一步完善經開區的產業鏈結構,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首期規模10億元,科創基金投資單個項目可達2000萬元。

為更好支持初創型企業,經開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還設立了種子基金。據介紹,種子基金採用市場化手段擴大對早期企業的股權投資規模,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種子基金重點聚焦經開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四大主導產業和六大未來產業領域中的幼苗企業,旨在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增量、新動能,直接觸達原始創新、技術源頭,及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優先收獲前沿科技成果,通過培育、陪伴企業成長,逐步實現產業化落地。

種子基金首期規模2億元。基金在投資期內對單個企業的累計持股比例原則上最高不超過30%,對單個項目累計投資最高可達1000萬元。“種子基金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注重對企業的投后賦能,有專業團隊持續跟進,幫助企業對接產業方、投資方,為企業提供業務、管理、融資等多維度的增值服務。”朱珊珊說。

(責編:池夢蕊、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