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婦聯開展“乞巧望秋月 慧心伴成長”七夕主題活動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8月7日,由西城區婦聯、月壇街道婦聯舉辦的“乞巧望秋月,慧心伴成長”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活動在月壇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舉行,60余名家長及孩子參加活動。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不光有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還可以巧果納福、投壺嬉戲、荷包斗巧……孩子們在豐富的沉浸式民俗活動中,體會巧手慧心的文化內涵,感受“乞巧節”的傳統魅力。
詩詞話七夕。活動現場,民俗老師介紹了“乞巧節”的淵源、傳說、習俗故事,家長和孩子們了解了七夕所蘊涵的美好寓意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景,孩子們踴躍參與關於乞巧節的小知識互動提問,積極分享和七夕相關的詩詞,體會詩詞之趣,感受意境之美,領悟唐詩宋詞的魅力。
巧果送祝福。一顆顆可愛的巧果,顏色豐富,寓意美好,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各種精巧的乞巧果子,祈盼自己和親友心靈手巧,祝願身邊的人幸福安康。
投壺樂開懷。投壺是起源於我國戰國時期士大夫宴飲時的一種投擲游戲。隨著工作人員講解完游戲規則,孩子們學古人手執箭羽,躬身擲向彩壺,在一陣陣“投中了”的呼聲中,越來越多的孩子將箭羽投入壺中,“投壺取巧”贏得滿堂喝彩。孩子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傳統活動更能體現傳統節日的氛圍,體現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希望今后可以開展更多傳統活動。
巧手繡荷包。荷包是承載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在動手環節,孩子們剪、貼、拼、穿針、縫制、整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一個個外形討喜、精美的荷包就完成了,大家捧著自己親手做的香囊,一邊欣賞,一邊交流著自己的縫制技巧。參加活動的王和鑫同學說:“今天我親手制作了荷包,我想把荷包送給媽媽,給她送上美好祝願,捎去一份好心情。”
“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是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重要形式。接下來,西城區婦聯將繼續深化拓展傳統節日體驗活動,圍繞“六個一”主要內容,即一個主題、一次文化課、一次民俗活動體驗、一次閱讀、一次創意制作、一張海報,打造“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在全社區營造出家庭和睦、和諧的良好節日氛圍,不斷傳遞文化力量,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家庭中落地生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