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超1000家 北京將促進醫療器械提質增效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記者孟竹)自2018年以來,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連續5年實現正增長,近三年均超過百億規模,23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6億元、是2018年的4.5倍……在6月6日召開的《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鋒表示,北京持續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提升醫藥健康產業質量效益、布局謀劃產業未來增長的重要手段,通過市醫藥健康統籌聯席會機制擴大空間供給、優化項目落地開工手續、確保重大項目快速落地。
潘鋒介紹,今年以來,昌平未來美城產業創新基地、大興曼迪卡爾AI藥物研發生產建設項目等實現“拿地即開工”﹔諾華制藥、阿斯利康、丹納赫等跨國龍頭企業的新項目也即將落地。
同時,北京加快數字賦能產業發展,打造3家智能工廠、12家數字化車間,樹立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標杆﹔組織天壇、安貞等6家醫院開展醫療健康數據流通應用試點,以“可用不可見”方式最大程度激活數據價值。此外,多輪次組織外資醫藥企業數據出境輔導,成功打通了合規路徑,首家企業2類57個數據項實現合規合法出境。
6月6日,《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6年)》新聞發布會召開。人民網記者 孟竹攝
潘鋒表示,北京將持續擴大產業空間、持續加大資金支持、持續加強政策協同,並將全力保障各項目快速有序推進,未來三年每年形成投資百億以上,有效支撐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新聞:
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超1000家 北京將促進醫療器械提質增效
醫療器械產業是醫藥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市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呈現“創新快、產品優、賽道新”的特點,目前,北京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超1000家,規模以上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49家,2023年共完成產值352億元,同比增長15.4%﹔已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97家,其中小巨人企業57家。2023年新獲批國家創新醫療器械11個,累計獲批63個,數量全國第一。
潘鋒介紹,在促進醫療器械提質增效方面,一是立足科創中心攻關“卡脖子”領域,揭榜挂帥助力航天長征國產化ECMO注冊成功上市,產業筑基圍繞醫療機器人優勢領域開展光學定位等關鍵部件攻關組織﹔二是聚焦前沿技術布局開發創新品種,把握產業數字化方向,推動數字技術賦能醫療器械行業,獲批人工智能三類醫療器械証31個、手術機器人注冊証24個,數量均為全國第一﹔三是圍繞產業鏈效能提升強化各環節布局,支持大興區成功創建醫療器械產業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布局建設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推動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持續擴大CDMO服務能力,全市備案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動物實驗企業機構數量全國第一。
潘鋒透露,北京還將在強化醫工協同、完善產業鏈建設、加速數字化轉型升級、推進示范應用等方面重點發力。其中,梳理亟需發展的關鍵產品明確龍頭企業,針對元器件、特殊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通過揭榜挂帥等方式組織專項攻關﹔深化京津冀協同,推動上游電子和機械制造、醫用材料等零部件廠商落地。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器械產業創新應用,強化醫療數據流動和賦能﹔提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標杆工廠。此外,發揮《中關村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目錄》和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目錄指導作用,建立醫用機器人等創新器械應用培訓中心,加快創新醫療器械推廣使用,突破創新醫療器械進醫院“最后一公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