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密雲水庫:“大水盆”變身“聚寶盆”

人民網記者 鮑聰穎
2024年06月03日08:40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一泓碧水,潤澤京城。

被首都人民親切地稱為“大水盆”的密雲水庫宛如明鏡嵌在群山之中。建成60余年來,密雲水庫已成為首都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資源戰略儲備基地。

水清岸綠,優美的生態是密雲最鮮明的底色。(除署名外,圖片均為密雲區委宣傳部提供。下同。)

優美的生態是密雲區最鮮明的底色,也是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懷抱密雲水庫這一“無價之寶”,密雲區不斷深挖生態“富礦”,持續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有效途徑,努力成為守護好密雲水庫、打好生態牌、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三好生”。

保水護水

一泓水引得萬鳥來

“啁啁啾啾……”剛到鳥島觀測點附近,鳥鳴聲就清晰入耳,宛如大合唱。

鸕鹚、紅嘴鷗、蒼鷺、骨頂雞、鳳頭鸊鷉……這些都是水庫“鳥島”的“老朋友”。

密雲水庫是眾多鳥兒的棲息樂園。

一泓水引得萬鳥來。鳥類是生態的“風向標”,更是密雲區綠水青山的“代言人”。

“今年目前有24種、9000余隻鳥兒回到水庫。”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王萬杰告訴記者,“鳥島位於水庫內湖水域,是全年禁捕區。這裡地理位置特別好,林深樹密,四面環水,地勢低窪,而且漁業資源豐富,是鳥類棲息繁衍的絕佳場所。”

隨著越來越多鳥類成為水庫常客,許多珍稀鳥類也頻頻光顧。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密雲水庫庫區監測記錄到的鳥類已由2020年的190種增加到了235種,累計增加45種,不僅涵蓋蒼鷺、白鷺等密雲地區常見鳥類,還記錄了丹頂鶴、東方白鸛等14種國家一級、3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

水庫魚大豐收。

為維護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每年的4月1日0時起,整個密雲水庫進入為期近半年的禁漁期,增殖放流工作也同步啟動。通過開展增殖放流,充分發揮鰱、鳙、魴等濾食性魚類的淨水作用,改善水生態環境。

“這些都是好苗子,每尾重量大概在2到4兩,狀態很活躍。”密雲區農業服務中心水產科科長劉錄民介紹,今年是密雲水庫連續開展魚苗投放工作的第22個年頭,每年春季,一大批魚寶寶要被放入水庫內,對守護京城水源地水體純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鰱魚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鳙魚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兩者棲息在上層水域,魴魚則是雜食性,浮游動植物都吃,棲息在中下層水域。”按需搭配不同品種,可以在保障首都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的同時,保護密雲水庫生物多樣性發展。

據密雲區委書記余衛國介紹,密雲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打造“兩山”理論樣板區,始終把保水護水作為頭等大事,持續完善上游保水、護林保水、庫區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和科技保水、全民保水的“5+2”保水體系,深化“兩市三區”聯建聯防聯治,確保密雲水庫絕對安全。

近年來,密雲水庫持續保持高水位運行,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准。人民網 李世奇攝

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密雲水庫實現了水量和水質“雙提升”。繼2021年10月蓄水量達35.79億立方米,突破歷史最高紀錄后,密雲水庫持續保持高水位運行,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准。如今,這盆水已越來越足、越來越清。

生態富民

小山村引來“新農人”

“希望家家有花,處處是景。”村民一句朴素的話打動了密雲金叵羅村創客之一羅謀芳,讓她萌發了建設一處花園民宿的想法。身隨心動,2023年6月,一座名為“金櫻谷”的花園農場正式開業運營。

森林、花海、農田、山丘……主打自然田園風光的金櫻谷吸引來眾多城裡的客人,也與村庄共建共生。

“我們計劃將金櫻谷花園的‘種子’播撒到村庄其他地方,‘長成’更多的主題花園民宿,採用本土農產品制成美食,帶動村民增收。這是村民的夢想,也是我們創客的夢想。”羅謀芳說。

位於密雲區金叵羅村的“金櫻谷”花園農場。戴琪果攝

金叵羅村位於密雲水庫南岸,三面低丘環繞,形似笸籮,故得名金叵羅。憑借生態資源優勢,金叵羅村近幾年已吸引40余名創客青年在村裡扎根,成為返鄉“新農人”。他們的現代思維轉變了村裡的傳統觀念,金叵羅陸續涌現出移動咖啡吧、手工甜品店、窯烤面包房、星空露營地等數十種新業態、新場景,曾經默默無聞的鄉村變得“潮味十足”,村民也在這場農旅融合中尋得了致富經。

“到這兒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水樣和土樣檢測,心心念念要創辦的生態農場終於有了落腳之處。”李一方等四個海歸女孩也對金叵羅村一見鐘情。

水質和土壤檢測均達到自然保護區的標准,看著眼前開闊的土地和湛藍的天空,4名海歸決定在此創辦一家生態體驗農場,起名“飛鳥與鳴虫”。

“春天挖野菜做團子,夏天插秧割麥子,秋天收稻做米糕,冬天採鬆果做花環……”李一方介紹著農場的四季生活,“一年到頭田裡都有收獲,我們不光收獲了農作物,還收獲了美好的時光,收獲了創業的夢想。”

密雲馮家峪鎮“崖壁蜂場”景觀。 人民網記者 尹星雲攝

金叵羅村“新農人”的成功,得益於密雲區好山好水的生態底色。近年來,密雲區不斷深挖生態“富礦”,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生動實踐,馮家峪鎮在陡峭崖壁上懸挂蜂箱,打造獨特崖蜜自然人文景觀,喚醒了深山裡的小村庄﹔昔日的荒山種出千畝鮮花異草,巨各庄鎮半山上的玫瑰情園,用“花經濟”拉動了鎮域旅游﹔主打低碳環保的生態“密馬”,贏得國內外跑友盛贊……

綠色引擎

青山綠水間鑄造“國之重器”

用最優生態“牽引”最強科技,用生態資本吸引創新資本。如今,密雲的水庫、山川不只是京城的“一盆水”“生態涵養地”,也是密雲人民的“聚寶盆”、科技創新的“孵化地”。生態底色,成了密雲區筑巢引鳳的底氣。

定位於“世界級原始創新戰略高地”的懷柔科學城是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台之一。2017年7月,懷柔科學城東擴,密雲區32.5平方公裡納入科學城並成為其東區,被譽為“神來之筆”,這也為密雲區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懷柔科學城東區主要聚焦地球系統科學、生命科學兩大方向。”懷柔科學城東區辦副主任張雪雲介紹,科學城東區依托大科學裝置及科研資源,重點發展環境科學、醫藥健康等產業,成為推動密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

走進懷柔科學城東區(密雲部分),現代化高科技氣息扑面而來。輕敲一下遙控器,地球模擬實驗室的展廳大門徐徐打開,穿過“時空隧道”拾級而上,直徑3米的LED版模擬地球正在半空中“風起雲涌”,呈現著不同時期的大氣、海洋、植被等狀況,5層樓高的超級計算機“硅立方”晝夜運轉,為其提供算力支持。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

“這個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名叫‘寰’,也被稱為‘裝在實驗室裡的地球’。”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總工程師助理唐曉介紹,‘寰’是我國首個以軟件為核心的大科學裝置,它具備地球表層全體的模擬能力,不僅能夠使我國在此領域的研究短時間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且還能加強在防災減災、極端天氣預測、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轉化應用,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密雲區發動科技引擎,把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效益。“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已成為密雲人民的自覺行動。密雲區執綠為筆,繪就了一幅興水富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富春山居圖”,密雲人民在自己的家門口過上了“向往的生活”。如今的密雲區,“生態家底”越來越厚,富民路子越走越寬。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