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文化

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主題沙龍在北京西城舉辦

“大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在什剎海揭牌 共謀共創大運河沿線文化繁榮與發展

2024年06月06日15:5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記者鮑聰穎)今年是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成功的十周年。6月5日,“龍騰河端,海韻千年”2024北京西城·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主題沙龍在西城區舉辦。活動上,“大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正式揭牌,未來,中心將承擔學術研究、國際交流等職能,立足北京西城,聯動大運河沿線8省35市,發揮北京作為大運河終點城市的核心作用,形成伙伴聯盟,發揮國家級平台示范及引領作用,共謀共創大運河沿線文化繁榮與發展。

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北京市西城區委書記孫碩共同為“大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揭牌。

活動現場,西城區委書記孫碩表示,要加強對大運河文化遺產的內涵挖掘,共同推動大運河文化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要以運河為媒,深化發展伙伴同盟,促進經濟、旅游、民生、生態等多領域的常態化合作﹔要推動大運河文化揚帆出海,發揮大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作用,講好大運河故事,傳播大運河聲音,讓古老的大運河煥發出時代的新風貌。

記者了解到,西城區和大運河的淵源十分深厚,什剎海作為北京老城區最著名的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毗鄰中軸線,是中國大運河世界遺產的北端點,承載著豐富的運河歷史遺存和文化內涵,在運河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是西城文化交流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在主旨報告中回顧了大運河申遺的曲折過程,並用大運河沿線地區豐富翔實的案例闡釋了要讓大運河文化遺產資源保起來﹔要讓大運河資源美起來﹔要讓大運河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部主任王巍從宏觀角度論述運河對人類歷史的走向發揮的重要影響,分享了作為“河之端”的西城區在推動運河文化傳播與交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活動當天,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北京市西城區委書記孫碩共同為“大運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揭牌,並為中心副院長和專家代表頒發聘書。作為運河北端點,西城區更多的擔起提升運河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的使命。與會領導嘉賓共同發布《大運河文化系統性保護·什剎海宣言》。宣言以大運河文化為依托,從保護發展、協同聯動、聚焦宣傳、創新驅動、匯聚力量五個方面出發,共同守護運河文明。

當天還舉辦了《新時代大運河風物圖》點亮儀式,從南到北 8省35市的風物畫卷依次展現。 此外,活動現場來自大運河沿線8省(市)的30余件(套)運河禮物集中亮相,這些禮物不僅展示了大運河沿線豐富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也體現了大運河作為中國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匯的紐帶所承載的深厚歷史底蘊。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