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態環保協同交出亮眼成績單 PM2.5年均濃度十年降六成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 (記者李博)記者從6月5日舉行的“十年同行·京津冀生態環保協同”主題研討活動獲悉,2023年,京津冀三地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降幅六成左右,重污染天數大幅削減、優良天數大幅增加﹔水環境全面消除劣V類斷面﹔三地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明顯提升。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率先突破重點領域之一,生態環境保護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十年來,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完善協作機制,深化協同內容,拓展協同領域,共同簽署實施“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十四五時期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框架協議”﹔圍繞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水環境聯保聯治、綠色低碳協同發展、執法和應急聯動等方面建立了10余項生態環保協同機制,推動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走深走實。
北京城市副中心鋪展生態畫卷,書寫綠色未來。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主任刁琳琳介紹,十年來,京津冀深入開展區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個城市協作機制已形成,包括潮白河、永定河在內的五大主干河流26年來全部重現“流動的河”並貫通入海。京津風沙源治理、水源涵養林等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成效明顯,三地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處處長梁文玥表示,與2013年相比,2023年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濃度下降均達到六成左右﹔水環境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均動態達到“十四五”國家目標要求,三地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接下來京津冀三地將繼續加強攜手治污,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進區域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美麗京津冀,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
“數字化、智能化應用為京津冀生態環保協同提供了關鍵支持,天津聯合河北發布了14個生態環境治理的應用場景。”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主任郝福俊說,“下一步將做好京津冀生態環境數字化治理頂層設計,完善跨區域、跨行業數據安全共享長效機制,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大模型等數智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應用,同時加強三地數智化技能人才交流培訓,攜手培養美麗中國數智化復合型人才。”
雄安新區管委會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用圖表展示京津冀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成效。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白洋澱流域面積達3.1萬平方公裡,我們針對白洋澱實際情況,堅持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實施了清淤、百澱連通等五大工程。我們將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走深走實,加強區域應急聯動、數據信息共享等,創新環保管理模式和方法,深化白洋澱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共同推動白洋澱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說。
未來,京津冀三地將繼續堅持“一盤棋”統籌、“一股勁”發力,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高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努力建設美麗藍天、美麗河湖、美麗山川、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等一系列示范樣板,持之以恆推進美麗京津冀建設取得新進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