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本網特稿

北京兩會新觀察

北京加快布局新質生產力 積極培育產業新優勢新動能

記者孟竹
2024年01月26日08:46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在2024年北京兩會上,“新質生產力”首次寫入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代表委員廣泛關注和熱議的焦點。

2024年,北京將積極培育產業新優勢新動能,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政府工作報告也詳細提出7項將落實的具體任務,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商業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

科技創新對新質生產力發揮主導作用

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有別於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知識密度大,是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當前,北京正在著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而科技創新也成為布局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所在。

2023年,北京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取得新突破,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強化,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加強,懷柔科學城16個設施平台進入科研狀態,“悟道3.0”大模型、新一代量子計算雲平台“夸父”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涌現,創新型產業集群示范區承接三大科學城成果超過270個。

在北京市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市商會副會長,奇安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齊向東看來,科技創新對打造新質生產力有主導作用。“理解新質生產力,要抓住‘新’與‘質’兩方面。‘新’是指在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下產生的生產力﹔‘質’是指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而產生的生產力。”齊向東提出,數據、信息、網絡作為三大新生產要素,具備整合傳統生產力的能力,能從生產要素衍生出由數據生產力、信息生產力和網絡生產力構成的新質生產力。“北京創新底蘊深厚,促進新機制、新主體、新場景通力合作,能加速三大新生產要素‘羽化蝶變’。”齊向東提出,以提升新質生產力為目標,培育世界一流創新企業加速實現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的“質”的突破。他還建議在創新中心建設、重大產品研發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進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

布局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動能

產業是經濟之本,是生產力變革發展的具體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依靠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新產業。在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鑫提到,2024年北京將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協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生態培育,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積極布局發展未來產業,充分釋放綠色經濟潛能。

2024年,北京將培育一批跨區域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做優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出台第三輪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大力支持量子、類人機器人、商業航天、6G等未來產業發展。由此可見,未來產業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根基和新動能。

此前,根據去年發布的《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北京已在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空間等六個領域布局了通用人工智能、6G、智慧出行、量子信息等20個未來產業,北京也正在成為世界領先的未來產業策源高地。

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浪潮下,智能制造日益成為推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的關鍵力量。北京市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會秘書長王虹認為,北京發揮智能制造技術供給和應用場景豐富等獨特優勢,以智能制造賦能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王虹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需建強“創新鏈”和激活“產業鏈”。其中,“創新鏈”聚焦核心科技,通過建立“龍頭企業+科研院所+一流高校”協同研發機制,打造市級智能制造實驗室,重點研發高性能新型傳感器、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等關鍵智能部件。同時,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服務平台,完善工業雲計算、企業上雲、大數據服務建設﹔“產業鏈”則圍繞創新聚合需求,加快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產業基地,建成一批智能制造樣板車間,引領區域內制造業企業智能化升級。同時,鼓勵智能制造產業鏈企業間實施橫向集成合作或兼並重組,推動區域智能制造企業一體化升級。

此外,以氫能產業為例,北京市人大代表、北汽福田董事長常瑞介紹,最初一代的氫能源客車抗寒性能、續航裡程、燃料電車發動機穩定性不盡如人意,經過北京產學研用等各界攻關,氫能源客車逐漸擺脫了上述難題。他認為,科技創新的優勢可以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打通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從而加快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助力北京實現高質量發展。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