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喜劇《銀錠橋》首登國家大劇院

人民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池夢蕊)12月6日,由北京人藝導演林兆華執導的京味話劇《銀錠橋》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首演亮相。該劇由倪大紅、史可等主演,通過北京后海銀錠橋旁一家飯館小老板的遭遇,展現出時代巨變中的堅守。該劇制作於2015年,林兆華帶領一眾實力派演員,將京城市井生活搬上戲劇舞台。
《銀錠橋》講的是小飯館故事,也是大北京的故事。在北京銀錠橋邊,一個普普通通辛勤開著飯館的小人物於五(倪大紅 飾),為了保住自己的這份祖業,為了留下一點真正的老北京味道,卷入了一場荒誕的騙局之中。
跌宕起伏的劇情,啼笑皆非的故事,輔以林兆華“忘掉傳統,不用演,把這部戲當作生活流”的排戲風格,讓觀眾感覺“裡面主人公,就是街坊鄰居平時的模樣”,“像是在后海一日游,邊游邊聽傳奇故事。”這是一次沉浸式的“騙局體驗”,也許當您看完戲也會恍惚,自己是坐在故事裡,還是置身事外的吃瓜群眾。
據介紹,京味喜劇《銀錠橋》自2015年首演至今,已經走過八個年頭,此次2023年新版重啟,此次復排的的《銀錠橋》,依舊是頂配演員陣容,最原汁原味的“銀錠橋”團隊。倪大紅對於五的“孤獨感”與倔強在表演上有了新的解釋﹔史可的五嫂看著糊涂實則最為清楚﹔蔡英男飾演的慶先生能編能騙還能逃,與崔永平飾演的趙大偉是“騙子”騙“騙子”,但慶躍進對於於五這個發小卻也是實實在在的感情。
此外,《銀錠橋》的新面孔,原創音樂人郝雲帶領樂隊成員走進二葷鋪變身話劇演員,用非常人情味接地氣的方式,講活了一個胡同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郝雲的音樂與《銀錠橋》的故事相輔相成,夾敘夾議,音樂與故事相互評價,使得《銀錠橋》更加有立體感,用更加年輕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對京味文化的記錄和思考。
導演林兆華說,“話劇是來源於民間的,是屬於群眾的娛樂活動”。秉持著“隻排打動自己的戲”的理念,追求“一戲一格”。編劇崔釋勻也坦言,戲中於五,是她佩服的人,也是她寫的最痛快的一個人,“他是我心目中的精神貴族,不會因為世俗的評價而看低自己,就是想認認真真做好自己,做好飯。”
據介紹,該劇將從2024年1月4日起,在武漢、長沙、煙台、東莞等城市的保利劇院進行巡演,為廣大觀眾持續奉獻精彩演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