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智能全自動運行系統有望在北京地鐵新線應用

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李博)在日前舉行的中國軌道交通城市建設與發展專家創新論壇上,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副部長李曉剛透露,新一代智能全自動運行系統有望在北京地鐵新線上應用,新系統將實現列車靈活編組運行和智能乘客服務等功能,減少乘客等待時間和旅行時間,還可提升軌道交通安全運行能力,更好保障乘客便捷安全出行。
據介紹,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是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徑,也是建設綠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已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運量最大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網絡。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促進城市互聯互動的新紐帶,已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此進程中面對行業發展的新情況、新要求,需要行業各方共同攜手、齊心協力破解難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軌道交通分會理事長、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總經理王漢軍表示,舉辦此次專家創新論壇旨在進一步發揮軌道交通行業專家智庫引領力量,搭建行業專家高端交流平台,以“人才”和“科技”雙輪驅動助力行業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此次論壇有全國27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單位相關負責人及全國數十家重點高校及產業鏈相關單位專家學者參加。中國工程院院士,軌道交通分會副理事長、主任專家委員陳湘生做了主旨報告——《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現狀與思考》,與會專家分別在大會主論壇和青年專家分論壇上圍繞既有線系統改造、多層次軌道網絡、智慧化發展、綠色低碳技術等方向進行了主題發言,聚焦城軌行業創新及重難點領域互鑒交流。
據城軌協會統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內地城市總計開通30條全自動運行系統線路,已形成超716公裡的全自動運行線路規模,全自動運行系統在城軌交通中得到廣泛應用。“北京軌道交通負荷巨大,採用全自動運行(FAO)是提升效率與安全性的有效解決途徑。”李曉剛介紹,2008年7月開通的首都機場線是我國首條採用全自動運行系統的地鐵線路,“我們依托燕房線建設了我國首條自主化的全自動運行地鐵線路,於2017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自2019年實現GoA4級全自動運行。”
李曉剛說:“目前採用的FAO技術為1.0版,結合城軌交通面臨的挑戰及行業發展趨勢,有必要發展智慧城軌新一代智能列車運行系統,也就是智能全自動運行系統iFAO(FAO2.0版)。京投公司已申報國家示范工程,新一代智能系統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調度指揮管理自動化程度,增強列車智能感知等能力,提升軌道交通運行安全性及資源利用率。新一代系統有望率先在北京地鐵11號線、19號線等新線應用。”
此次論壇還在主論壇上設立“未來學院”圓桌交流,特別邀請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未來材料與設計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學智慧交通未來技術學院,北京郵電大學未來學院等7所與城軌行業相關的重點高校“未來學院”專家學者,圍繞與城軌行業相關的創新成果及未來研究領域方向進行了分享,進一步促進“產學研用”合作交流,助力行業未來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