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征求意見

北京市擬加大受保護建筑開放力度

2023年11月24日09:2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本市擬加大受保護建筑開放力度

  本報訊(記者 陳雪檸)北京將系統保護傳承城鄉歷史文化遺產。近日,《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征求意見稿在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網站公示,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規劃明確北京歷史文化的四大核心價值,提出加大建筑類保護對象的開放力度,改善街區類保護對象的人居環境,增強遺址類保護對象的價值闡釋。

  北京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北京的歷史文化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此次公示的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四大核心價值,即東亞地區早期人地關系的杰出見証、見証中華文明賡續的千年古都、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首善之都和多元交流開放包容的大國之都。

  “北京地區位處中國北方第二階地與第三階地的交界地帶,現存已知的人類起源、農業起源遺跡見証了東亞地區早期人地關系。北京也是金、元、明、清的國家都城所在,代表了這一時期東亞地區城市文明的最高成就。”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解釋,北京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主陣地,1949年后作為新中國的首都,引領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此外,北京歷經契丹、女真、蒙、漢、滿等古代不同民族政權的建設經營,歷經不同朝代的東西方科技文化思想交流與傳播,形成了兼容並蓄的城市多元文化特征。

  與核心價值相對應,規劃提出了北京歷史文化的17條價值特征。例如,北京以周口店遺址為代表的“北京人”遺跡在人類演化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北京的古代宮廷建筑、皇家苑囿、皇家陵寢是中國古代社會皇家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系列杰作﹔北京的胡同、合院、會館、集市、茶館、戲樓等場所展現了獨特的地方文化傳統。以價值體系為引領,規劃將形成北京歷史文化價值代表性載體的分布圖和清單。

  北京歷史文化保護重點包括人類起源與農業起源重大遺址、老城空間格局、古代禮制建筑群、長城體系、運河體系等。基於空間分布特征,規劃劃定了“兩山一灣、兩區兩軸、三線多片”的保護傳承空間格局。其中,“兩山一灣”是太行山、燕山和北京灣﹔“兩區兩軸”是老城、三山五園地區、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三線多片”是長城、大運河、永定河和保護傳承的重點片區。

  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北京共有世界遺產7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7處、歷史建筑1056棟(座)、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88處、歷史文化街區49片、成片傳統平房區26片,還有大量傳統村落、傳統胡同、歷史名園、古樹名木等。規劃提出,本市將加強歷史文化遺產梳理,結合文物普查等工作,及時開展保護對象認定,梳理保護等級,確保重要價值載體得到應有的重點保護及傳承利用。

  規劃提出,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應當以彰顯歷史文化價值為核心,優先服務於公共公益功能,避免與遺產價值不符的利用和不恰當的開放。具體來看,要加大建筑類保護對象的開放力度,以用促保,實現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會開放﹔改善街區類保護對象的人居環境,改善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融合﹔增強遺址類保護對象的價值闡釋,開展綜合性的保護利用傳承,建設遺址公園、博物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

  社會公眾如有意見建議,可在12月6日前登錄市規自委網站“政民互動—民意征集”欄目進行反饋。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