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雙減”工作情況報告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壓減 學生作業負擔減輕

2023年11月24日09:1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壓減 學生作業負擔減輕

  本報記者 高枝

  昨天召開的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工作情況的報告,以及市人大教科文衛委的意見建議,並開展專題詢問,對兩年多來本市“雙減”工作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檢視。

  成效

  學科類有証機構壓減近八成

  超七成受訪家長表示學生作業負擔減輕

  從嚴治理校外培訓機構亂象是“雙減”工作的重點,全市無証學科類機構已全部動態清零,有証學科類機構數量壓減近八成。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在報告中指出,學科培訓治理方面,本市大力壓減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存量,全市學科類有証機構數量壓減近八成,無証機構動態清零。

  非學科培訓治理方面,率先創設“行業歸口+行為監管”治理模式,建立價格監測、預付費監管機制,緊盯隨意漲價、大課包、退費難等群眾反映突出的行為,進行全覆蓋排查整改。

  在促進校內教育提質增效方面,本市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在200余所學校建設“雙師課堂”。建立高質量作業設計機制,作業總量和時長全面壓減,72.8%的受訪家長表示學生作業負擔減輕。組織4萬余名教師交流輪崗、近700所城鄉學校“手拉手”結對,推動教育全要素有序流動。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開設率100%,教師參與率93%。60.4%的受訪家長表示,“雙減”后學生學習效果有新的提升。

  困難

  隱形變異問題屢禁不止

  分數“指揮棒”影響“雙減”實效

  教科文衛委認為,統籌推進優質均衡發展仍需努力,目前優質資源主要集中在海澱、東城、西城等中心城區,郊區在校舍條件、教育經費上雖已比較接近,但在整體提升教育質量的制度運行、過程管理和教學水平上仍有不小差距。

  一些學校課后服務內容形式單一。有學校反映,課后服務經費主要依靠學生實踐活動經費,不足以支撐優質社會資源的開發利用。場地也受限,中心城區中小學校學生人數多與校園面積小的矛盾突出。教師編制相對短缺,且普遍反映“雙減”后工作時間大幅延長、非教學任務加重,再加上考評、補助等激勵機制不盡完善,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此外,隱形變異、退費難問題屢禁不止。暗訪發現,無証無照的“黑機構”,以家政服務包裝的“私教”,將數學課改稱“思維拓展”、語文課更名“人文素養”的“打擦邊球”等隱形變異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規模更小、費用更高、藏得更深,監管難度更大。在退費糾紛方面,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共受理退費類訴求36.3萬件,佔校外培訓訴求總量的66.7%。

  教科文衛委同時提出,社會上“唯學歷”“唯分數”“唯名校”等應試教育思想依然成風,根本扭轉仍需時日。中考“指揮棒”、評價“風向標”都直接影響著“雙減”實效,學校“內卷”依然存在。從學生反映看,普遍感到進入初中學業壓力陡增,有課程增多的原因,但主要還是中考目標使然﹔九年級學習壓力明顯強於七、八年級,因為中考迫在眉睫、普職分流在即,必須拼盡全力。

  對策

  優化考試評價方式

  指導培訓機構回歸公益屬性

  下一步,本市將整體優化不同學科的教學方式和考試評價方式,系統統籌好課內課后整體設計、線上線下融合學習等關鍵育人環節和途徑,同時進一步優化校外培訓機構的分類管理。

  市政府“雙減”工作情況報告提出,在課程教學改革方面,將加強跨章節、跨主題、跨學科以及融合課、項目式學習等供給方式創新。加強作業設計研究,在作業管理“壓總量、控時間”基礎上,注重“調結構、提質量”。持續深化學區制管理和集團化辦學,推動課程、教師、學伴、活動等多類教育要素和優質資源在集團內有效流轉起來,探索學生聯合培養機制。在校外培訓分類管理方面,將指導培訓機構回歸公益屬性和應有作用。其中,對學科類培訓實施全覆蓋責任督學,加大檢查巡查和提醒提示,阻滯隱形變異培訓蔓延。對非學科培訓,加快出台准入標准、監管辦法,加強資金收費和場所安全保障。

  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建議對考試頻次和考題內容進行進一步控制和規范,進一步減輕學生考試壓力。具體來看,建議挖潛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緊盯教學、作業、考試等關鍵環節,改進教學方式﹔加強作業工作督導,統籌制定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設計布置的專業規范與指導手冊,建立考試頻次控制機制和考試題目考后審核機制。聚焦科學、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統籌社會資源,分區域制定課后服務教育資源清單。科學核算課后服務成本,建立健全多渠道經費籌措機制,探索課后拓展服務成本分擔機制。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