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本醫保報銷費用全部納入救助范圍 完善因病致貧家庭醫療救助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鮑聰穎)近期,北京市醫療保障局會同相關單位,陸續出台了《關於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做好因病致貧重病患者家庭醫療救助工作的通知》等醫療救助惠民措施,進一步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不斷鞏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基本制度綜合保障體系。
為充分發揮醫療救助托底保障作用,醫療救助全面覆蓋醫療費用負擔較重、具有北京市戶籍並參加基本醫保的困難職工和城鄉居民,以及由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低保、低收入等社會救助對象12萬余人,實現北京市戶籍人員的全覆蓋。
基本醫保報銷范圍內個人負擔的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全部納入北京市醫療救助保障范圍。取消重大疾病救助病種限制,將重大疾病救助並入住院救助,同時提高住院救助保障水平。對參加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的社會救助對象均予以門診救助。對未參加北京市基本醫保的北京市戶籍社會救助對象,經外埠基本醫保報銷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也可按北京市醫療救助標准給予救助。
未享受社會救助的北京市戶籍居民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一個自然年度內家庭支出醫療費用,在經過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以及商業保險報銷賠付和各種救助后,家庭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且符合相關因病致貧家庭認定條件的,可享受因病致貧家庭醫療救助,同一自然年度內隻可申請一次。
此外,醫療救助不設起付線,住院救助支付比例由80%提升至85%,全年救助封頂線由8萬元提升至16萬元﹔因病致貧家庭全年救助封頂線由8萬元提升至15萬元,按照3萬元(含)以下30%、3萬元以上至5萬元(含)以下40%、5萬元以上50%的比例分段給予醫療救助。全年可減輕醫療救助對象醫療費用負擔約3.3億元。
實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全面提高結算服務便利性。北京市參保人員經基本醫保報銷后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30404元以上的部分,納入大病醫療保障范圍。按照“先保險后救助”的原則,個人自付醫療費用不再扣除單位補充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金額。參加北京市基本醫保的社會救助對象,在北京市基本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治療后,可即時享受醫療救助待遇。全年可減輕參保群眾醫療費用資金墊付8億元。
相關政策的出台,將進一步健全北京市醫療救助制度,減輕困難群眾的醫療費用負擔,守好不發生因病致貧的底線。通過實現醫療救助全面覆蓋北京市戶籍人員,基本醫保報銷范圍內個人負擔的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全部納入北京市醫療救助保障范圍,進一步增強醫療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形成與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有效銜接的三重制度綜合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