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兩融交易平穩開閘
首日融資總額372.31萬元 44隻標的收紅

本報記者 孫杰
昨天,北交所又迎來重要節點——融資融券(簡稱“兩融”)交易業務上線啟動。作為一項基礎性制度,兩融交易正式開閘,是北交所持續推進市場功能建設的重要一環。此舉將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充分激發市場活力。落地首日,首批56隻融資融券標的股票有44隻收紅,市場成交額明顯放大,兩融交易平穩起步。
■25隻個股融資372萬元
融資融券是証券市場重要的基礎性制度,也是國際証券市場中較為成熟的交易方式。作為一種信用交易,在融資融券交易中,投資者可向具有北交所會員資格的証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証券或借入証券並賣出。
從2022年9月2日設立一周年時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到2022年11月11日發布業務規則,再到如今正式上線,北交所兩融交易的推出,前后僅歷經數月時間。
上線首日,兩融交易實現平穩起步。從交易數據看,當日共有25隻個股融資買入,合計買入金額為372.31萬元。融資額買入前五的個股為硅烷科技、海泰新能、貝特瑞、穎泰生物、吉林碳谷,成交額分別達82.11萬元、64.74萬元、56.58萬元、53.34萬元和20.08萬元。其中貝特瑞、穎泰生物、吉林碳谷為北証50成分股。從各券商融資買入情況看,國泰君安証券、華西証券融資買入成交額均超100萬元。
“兩融交易首日運行平穩,為北交所帶來了可觀的增量資金,大幅提升流動性。”華西証券運營管理部(零售)總經理吳金有表示。吳金有介紹,據統計,北交所共有169隻股票,其中56隻融資融券標的,56隻標的在2月10日的成交總額為3.3億元,而昨天的成交總額達5.2億元,相當於單日成交總額放大近60%。由此可見,市場投資者對參與北交所融資融券交易抱有較高熱情。
■杠杆效應提升市場流動性
投資者看好某隻股票,預測其價格將要上漲時,可通過融資做多來放大收益﹔看空某隻股票,預測其價格將要下跌時,通過融券做空獲取收益,或者通過融券交易對沖持倉風險。自2010年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實施融資融券交易以來,這一業務模式逐漸成熟。
專業人士認為,北交所引入融資融券交易,將有利於吸引增量資金,改變“單邊市”狀況,促進市場雙向價格發現,進一步改善市場流動性和定價效率。
“融資融券具有放大成交量的杠杆效應,是市場情緒的放大器﹔同時兩融業務的開展,對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有幫助,有望帶動市場的活躍。”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楊淑娟表示,從歷史上看,自A股開始融資融券試點以來,兩融業務多次擴容,吸引增量資金入市,提升了A股的活躍度。北交所兩融業務的開展,將有助於提高相關股票的流動性。
截至昨天,北交所共有169家上市企業,首批有56家企業的股票入選兩融標的,約佔全部上市企業的33%。業內人士稱,兩融標的股票覆蓋北証50成分股,將有利於進一步活躍成分股交易,保証北証50指數能更好地反映北交所市場運行情況。
■兩融規模有望繼續提高
春節后,得益於市場信心的增強以及北交所政策預期的強化等多重因素,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有了明顯改善。
“兩融的推出能給北交所二級市場輸入更多新鮮資金血液,放大資金和証券供求,增加市場交易量。”資深新三板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兩融業務開閘速度略快於市場預期,這體現了監管層推進北交所制度建設的速度、力度和持續性改革的決心,有利於提升市場信心。
截至2022年年末,北交所全市場合格投資者超526萬戶。這意味著,將有數百萬投資者有資格參與融資融券交易。吳金有認為,北交所前期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個人投資者對融資標的証券熟悉度較低,雖然投資參與熱情比較高,但交易量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隨著市場熱度提高,投資者教育工作深化,以及券商投研服務的穩步開展,北交所融資融券標的擴容以及轉融通制度的推出,北交所兩融業務有望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
據了解,北交所融資融券業務按“兩步走”策略,初期僅推出兩融基礎業務,並未同步放開轉融通業務。楊淑娟表示,未來如放開轉融通業務,將進一步提升資金增量,融資融券規模也將有大幅提高,從而促進市場的活躍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