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雙碳目標”和“綠色北京”戰略 北京加大綠色金融工作力度

人民網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鮑聰穎)2月9日,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舉行2023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近年來,北京高度重視綠色金融的發展,積極發揮貨幣政策工具作用,支持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北京全市綠色貸款余額近1.5萬億元,同比增長36.4%,比各項貸款增速高25.5個百分點。
北京市持續加大政策引導,促進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產業聚集。人行營管部金融研究處處長賈淑梅介紹,截至2022年末,北京地區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48萬億元,同比增長36.4%,高於北京地區同期各項貸款增速25.5個百分點﹔綠色貸款佔各項貸款比重較上年同期高2.9個百分點。2022年,北京地區非金融企業累計發行綠色債券超1900億元,發行量居全國首位。
碳減排支持工具在京落地量顯著上升
2021年人民銀行推出了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為清潔能源等三個領域內的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引導經濟主體轉變行為,進一步推動碳核算和環境信息披露。
人行營管部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余劍表示,央行北京營業管理部堅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與相關政府部門強化政策協同,壓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暢通銀企融資對接,積極推動工具在京落地。2022年相關銀行發放符合工具支持的貸款約200億元,帶動碳減排量超400萬噸/年。德意志銀行(中國)和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成為國內首批獲批碳減排支持工具資格的外資銀行,成為首都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成果﹔近期人民銀行決定進一步擴大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對象,經評估,北京銀行、北京農商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將自2023年起納入工具支持范圍。
賈淑梅介紹,北京市積極發揮貨幣政策工具作用,支持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碳減排支持工具在京落地量顯著上升,2022年,21家全國性銀行在京分行累計發放符合碳減排支持工具要求的貸款200億元。碳減排支持工具參與機構擴大至外資銀行,北京屬地的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金融機構范圍,上述2家外資銀行共發放符合碳減排支持工具要求的貸款3.64億元。強化再貸款再貼現運用,統籌做好綠色發展和能源保供的金融支持。創新推出“京綠融”支小再貸款專項產品和“京綠通”再貼現專項產品,截至2022年末,已為企業融資提供政策資金超105億元。創新推出能源保供專項再貼現,為火電企業提供超127億元融資支持,在確保能源供應安全的同時支持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
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清潔能源產業成綠色信貸重點領域
綠色信貸是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式,亦是北京地區銀行近年來信貸投放的重點領域。
賈淑梅介紹,北京地區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清潔能源產業兩個領域的綠色貸款規模迅速增長,貸款余額已佔全部綠色貸款的85%以上。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基礎設施綠色升級貸款余額佔綠色貸款余額的比重為54.1%,同比增長27.3%,主要用於支持北京綠色交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等細分領域的發展。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佔綠色貸款余額的比重為35.4%,同比增長54.4%,主要用於清潔能源設施建設和運營、能源系統高效運行等細分領域,著力激發清潔能源降碳減碳功能。
創新工作推進機制,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落地見效
北京創新工作推進機制,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工作落地見效。賈淑梅表示,人行營管部積極利用北京市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兩區”先行先試政策引導優勢,聯合多部門出台《“兩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開放發展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在2022年中國服貿會上正式啟動發布。
《行動方案》從完善綠色金融市場功能、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和綠色城市建設、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完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等四個方面提出22大項、75小項具體任務,並將其納入北京市“兩區”工作機制,切實發揮市級層面考核督導作用,有效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政策落地實施。
賈淑梅介紹,人行營管部還與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切實提升綠色金融支持的精准度、專業化和有效性。聯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在加強綠色經濟發展和開展金融支持方面不斷深化政策協同和部門聯動,推動北京市密雲區、通州區申獲氣候投融資試點資格。
據悉,雙方主要負責人共同簽訂《合作備忘錄》,實現金融與環保部門建立綠色低碳領域的全面合作,未來雙方將重點圍繞開展企業及項目碳排放評價、建立綠色項目/企業名錄、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探索建立既符合北京市發展特色又與國際標准接軌的綠色評估標准、促進金融機構與綠色產業、項目深入對接等五方面開展全面合作,為切實推動北京市綠色發展和開展金融支持奠定堅實基礎。
賈淑梅表示,下一步,人行營業管理部結合北京市工作實際,錨定“雙碳目標”和“綠色北京”戰略,進一步加大綠色金融工作力度,助力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