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教育

市政協委員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言:均衡教育資源 完善人才培養

2023年01月17日09:0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均衡教育資源 完善人才培養

  本報記者 牛偉坤 韓軒 王琪鵬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被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細細研讀報告,來自教育界的市政協委員們深受鼓舞。他們結合實際工作,紛紛為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育人要注重全過程全方位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義務教育階段還有很多發力空間。”市政協委員,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沈杰說,讓教育資源更優質、更均衡就是努力的方向之一。她認為,在這一點上,名校應該發揮更大的引領和輻射作用,通過集團化辦學等方式,帶領薄弱學校共同發展。此外,辦學質量好不好,師資是關鍵。沈杰建議,要出台更有效的舉措,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到教師崗位上來,通過完善的福利待遇和晉升體系等,讓老師們能夠安心從教。她表示,在優質均衡的基礎上,教育系統還應為拔尖人才的成長創造空間。“比如,在市級層面統籌成立英才學院,鑒別篩選出拔尖人才﹔再利用假期時間,以量身定制的課程進一步激發出英才們潛在的創造力等。”

  市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燕化附屬中學語文教師金英華認為,對於老師來說,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要“教好書”“育好人”。為此,老師們要做好教學研究,深刻理解新課標的精神,更新教學理念,讓學生學會學習﹔同時要利用好教學的載體,善於挖掘校園內外的資源為教學所用。作為一名有著20多年經驗的班主任,她在育人上也頗有心得。“育人是一個系統化的聯動過程,涉及學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育人時,我們要注重全過程、全方位和全員性。”

  為科技強國培養高精尖人才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在國家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市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趙忠認為,北京要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高等教育在培養高精尖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把北京的高等教育作為科技強國和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看待。

  趙忠說,北京的高校不僅是北京一個城市的高校。身處首都,北京的高等教育要讓人民滿意、讓國家滿意,就要以推動科學進步為己任,同時面向國家的重大需求、瞄准關鍵核心技術開展重大項目研究,為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我們也應該為北京的高校創造條件,讓高校吸引來自世界范圍內的人才,優化師資力量,同時重視科研人才的培養,為未來的科研隊伍培養更多力量。”

  他認為,高校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也要與社會的需求對接,促進科教融合和產教融合。趙忠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為例,高校與示范區在學生培養中應該形成良好互動,“高校教師可以積極參與示范區建設,示范區也可以為高校提供實習的機會,與高校師生開展科研合作,促進知識的雙向流動。隻有這樣,未來培養出來的人才才能更好匹配社會的需求,直接服務於區域經濟的發展。”

  職業教育“保質”也要“保量”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同樣是重要一環。市政協委員、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院長姚光業表示,人才培養質量好、就業質量高、學生發展空間大,是職業教育讓人民滿意的幾個重要指標。為此,北京的職業教育要契合北京產業發展需求,對於產業急需的人才,要適度擴大招生計劃,助力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有高端研發人才,也需要有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術技能人才將技術落地。”姚光業以自己所在院校舉例,“我們的專業設置緊密對接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需求,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這樣,學生畢業之后可以無縫對接地去企業工作。”

  姚光業還建議,在專業設置緊緊圍繞北京產業發展方向的基礎上,職業院校也可適度增加一些京外招生計劃,為北京的產業發展儲備更多人才。此外,職業教育的體系也有待加強。目前,北京職業教育院校的“天花板”僅僅是大專層次,而產業發展對人才創新性的要求較高。“作為國家‘雙高計劃’首批建設院校,我們正在積極推進‘職教本科’建設,在強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外,還將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責編:孟竹、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