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壹號產學研對接活動線上舉辦

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 (董兆瑞)為深入推動高校科技成果接軌產業需求,助力各園區創新發展,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市科協創新服務中心和海澱區科協的支持下,11月28日,海澱區創新創業服務協會組織在線上舉辦了中關村壹號產學研對接活動,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高校的7個項目亮相。
“海澱區創新創業服務協會入駐中關村壹號園區一年多來,借助於這裡豐富的產學研資各類要素,通過常態化的項目路演、沙龍,持續為科創項目鏈接資源,打造創新生態的樣板間。本次舉辦以高校項目為主的路演,進一步拓展了創新創業教育場景,有助於培養高水平科技人才。”海創協秘書長劉洪岩介紹說。
在路演環節,清華大學展示了“全自動尿液基細胞圖像分析系統”項目,將現代醫學、自動控制技術、醫療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融為一體,通過自研系統實現傳統病理切片的數字信息化,有助於膀胱癌的早篩、早診、早治療。該項目與園區內的創服機構進行了線上簽約,雙方將在創服資源對接、培訓、投資對接等方面緊密合作。
此外,電力系統低頻振蕩綜合預警與監測系統、復合式多功能割膠機器人、藍掣龍門式坐標模組、人群異常活動檢測預警系統、AI3D空顯觸摸屏、KnowCarbon碳服務平台等項目也逐一展示。中關村巨加值科技評價研究院院長徐迪、北京工業大學信息學部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副院長朱曉慶、北京建筑大學測繪學院教授侯妙樂等專家以及投資機構代表,從技術解決的痛點問題、市場規模測算、股權分配合理性等角度與項目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后續各方將圍繞項目需求繼續探討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北京市科協創新服務中心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圍繞落實北京市科協有關工作部署,加大整合和推動科創服務科技資源下沉力度,加強在學術交流成果轉化和產業園對接方面的各項工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