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社會民生

廊坊市正式取消限購限售 環京樓市能否復蘇?

2022年08月10日09:27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環京樓市能否復蘇?

  本報記者 鹿楊

  “最嚴”限購政策執行后的第6年,環京樓市迎來變化。8月8日,河北省廊坊市明確,取消戶籍、社保(個稅)等不適應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的限制性購房條件,同時全面取消北三縣和環雄安新區周邊縣(市)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釋放出了穩定樓市的積極信號。

  從2016年的樓市高點到2022年的低點,北三縣新房單價從超過4萬元直降到1萬元出頭,成交量也一降再降。此時,取消限購限售能否有效促進環京樓市的復蘇?

  環京樓市首次大幅鬆綁

  今年以來,在各地紛紛出台穩樓市政策的背景下,廊坊也動作不斷。

  2022年4月,有消息稱廊坊當地有銀行首套房貸首付比例降為20%,但未得到官方確認。6月初,市場上也流出廊坊市取消限購的消息。今年6月17日,廊坊市正式發布《關於支持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六條措施》,但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條卻隻有一個“略”字。

  8月,“廊六條”終於靴子落地,“取消限購限售”正式公開化。其中明確,取消戶籍、社保(個稅)等不適應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的限制性購房條件。同時,對北三縣和環雄安新區周邊縣(市)等重點區域,取消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此外,其他五條政策措施還包括,進一步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繳存職工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家庭首套自住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20%﹔對引進的高端人才,各地可結合實際,在其購買首套自住住房時給予補貼,並提高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等。

  取消限購限售后,廊坊市不再對購房人設置戶籍和社保方面的限制要求,住房轉讓環節的限制約束也被取消。“廊坊市本次出台的新政屬於政策放鬆力度較大的調整。”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舉也說明當前廊坊房地產市場壓力較大,希望借此來刺激和提振購房信心。

  廊坊樓市的低迷體現在了數據上。根據克而瑞環京樓市統計數據,7月廊坊市65個在售項目合計成交量僅在500套左右,環比6月下滑超過2成,同比去年7月下滑5成左右,成交均價在1.1萬元/平方米左右。一些燕郊地區的購房者甚至表示要“免費送房”,隻要購房人將二手房的貸款補齊,就可以擁有該住宅的產權。

  “之前有優惠的首付和貸款利率,還有北京平谷線的輻射,沉寂的北三縣樓市也沒濺起水花。”一名房產中介向記者表示,或許這次取消限購限售后,能重新激發一部分“北漂”的購房需求。

  從一房難求到無人問津

  2016年的北三縣樓市與今日大相徑庭。

  “前些年,廊坊作為承載著北京外溢購房需求的環京城市,市場成交量可觀。”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回憶,固安、香河、燕郊區域一度十分火爆。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2016年的數據顯示,這一年廊坊市成交套數約5萬套,成交金額共計約500億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包括廊坊在內的環京區域房價基本翻倍,燕郊新房單價超過4萬元,大廠超過3萬元,固安超過2.5萬元。

  由於北京的房價與購房門檻較高,在燕郊購房成了不少“北漂”退而求其次的“剛需”選擇。與此同時,一些炒房客也看中了燕郊的發展潛力,紛紛前來投資撈金。

  2017年,廊坊出台限購政策,要求非本地戶籍購房需要3年連續社保或個稅。自此,北京購房人群大幅減少,環京樓市量價齊跌。

  數據顯示,2017年開始,廊坊樓市年度成交數量維持在1萬套左右。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固安、香河成交更為低迷,上半年廊坊總體成交量僅6763套,僅為去年成交水平的40%。業內人士稱,廊坊取消限購具有一定的市場必要性,能夠緩解當地樓市低迷的狀況。

  提振市場需宜居宜業環境

  “特大好消息!廊坊取消限購限售,您可以來廊坊買房了!”在自媒體平台,諸多北三縣的房產中介將“變天”“重磅”等詞匯標注在視頻的顯著位置,“廊六條”究竟能對環京樓市產生多大影響?

  “廊坊政策對於其他環京城市具有啟發意義。”嚴躍進表示,之前環京區域是否取消限購限售一直有爭議,相關鬆綁政策沒有公開化。廊坊市此次“官宣”,體現出提振房地產市場交易行情的強烈意願。

  王小嬙也表示,廊坊取消限購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下的市場壓力,助力市場回升。但是,當前購房者普遍趨於理性,炒房客減少,廊坊的市場很難回到2017年限購之前的市場水平。

  實際上,在專業人士看來,幾年前北三縣的房價借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利好,被炒至虛高。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人們的購房決策也越來越理性。因此,環京城市樓市成交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反應。

  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表示,北三縣取消限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部分新北京人的購房需求。但是,要真正提振環京城市的樓市,根本上需要配齊教育醫療等優質公共資源,打造宜居宜業的環境留住人口和人才。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