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財經縱橫

北京獨角獸企業佔全球6.8% 多項創新要素指標全國居首

2022年08月10日09:0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北京獨角獸企業佔全球6.8%

  本報記者 陳雪檸

  創新發展為經濟高質量增長賦能。市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全力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創新要素資源持續累積,企業創新活力顯著增強,重點區域創新引領作用持續發揮。其中,“三城一區”以佔全市31.8%的企業數量,集中了全市6成左右的研發人員和研發費用,主平台創新要素集聚效果明顯。2021年,北京社會勞動生產率達到30萬元/人的水平,是2012年的2倍,居全國首位。

  多項創新要素指標全國居首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人才是關鍵。據統計,2020年,全市R&D(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規模大幅增加,達33.6萬人年,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長4.6%。其中,基礎研究人員為7.5萬人年,是2012年的2.2倍。2021年,中關村示范區碩士和博士以上學歷從業人員達42.3萬人,是2012年的2.5倍,科技人才整體規模和質量持續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全社會R&D經費支出為2326.6億元,疫情之下實現逆勢增長,2012至2020年年均增長10.3%。在經費投入規模增長的同時,投入強度也持續提高。2020年全社會R&D投入強度為6.47%,較2012年提高0.88個百分點,居全國首位。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全社會R&D經費的比重達到16%以上,研發投入持續保持較高水平,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能力增強。

  地方財政對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不斷加大。2021年,全市財政科技經費支出449.4億元,是2012年的2.2倍,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6.2%,比2012年提高0.8個百分點。在股權投資方面,2021年,早期投資、VC/PE投資額2917.2億元,是2012年的1.7倍,投資額和案例數均排名全國第一。

  發明專利擁有量40.5萬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積極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鼓勵研發創新的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企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創新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研發投入較為集中的1.9萬家規模以上重點企業中,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佔44.6%,佔比較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企業共有研發人員90萬人,比上年增長13.4%,研究開發費用支出合計4714.4億元,比上年增長27.7%,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9%,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遨博機器人、珞石機器人、思靈機器人等在協同機器人領域全球領先﹔天智航、華科精准成為最早獲得國家醫療器械注冊許可証的機器人企業﹔京東、美團、極智嘉基於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倉儲物流整體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電商、零售、制造等各個行業……擁有專業核心技術、高成長性的創新主體逐步壯大。

  據統計,2021年,北京獨角獸企業達到102家,比上年增長9.7%,佔全球的6.8%。北京培育和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2115家,比上年增長1.6倍。

  創新活力增強,帶來豐碩成果。截至2021年底,全市發明專利擁有量40.5萬件,是2012年的5.8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85件,是2012年的5.5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8159億元,是2012年的2.5倍。

  “三城一區”打造科創策源地

  2017年5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聯合批復建設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如今,經過5年奮力拼搏,懷柔科學城已規模初具、生機勃發,科學設施建設、科學研究、相關產業發展、配套服務等方面都在加速奔跑。聚焦中關村科學城,突破懷柔科學城,搞活未來科學城,提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順義創新產業集群示范區,北京全力打造優勢科技創新策源地。

  數據顯示,“三城一區”以佔全市31.8%的企業數量,集中了全市6成左右的研發人員和研發費用,主平台功能進一步凸顯。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北京率先推動城市“減量”發展,推動“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2021年,全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3.1%(現價增速),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4%,佔比較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1.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2%(現價增速),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佔比較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北京創新輻射引領能力持續增強。2021年,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達7005.7億元,是2012年的2.8倍,技術轉移轉化加速推進。流向外省市技術合同金額達4347.7億元,是2012年的6.8倍。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