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河湖靚裝迎冬奧 官廳水庫超額完成冬奧蓄水目標

冬日的京城,河湖愈發清澈湛藍,映襯著北京這座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的“雙奧之城”。作為城市生態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全面加強對河湖環境的管理維護,強化綠化保潔、濱河巡查、應急處置,官廳水庫已超額完成冬奧蓄水目標。
冬日的官廳水庫環境優美、空氣清新。 官廳水庫管理處供圖
官廳水庫蓄水量創24年來新高
橫跨京冀兩地的官廳水庫,是永定河流域重要的生態節點,也是奧運廊道出京第一站。市水務局城市河湖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此前已開展從上游山西、河北向官廳水庫集中調水工作,提高入庫水量。截至今年1月上旬,官廳水庫水位達477.04米,蓄水量達6.23億立方米,創24年來新高,超額完成冬奧蓄水5億立方米的目標。同時,官廳水庫八號橋濕地和媯水河濕地也已基本完成建設並投入試運行,有效提高了冬奧會周邊生態環境,為庫區水質提供了保障。
“我們新購置了5艘環保動力船,加強對官廳水庫的水面巡視,並多次和延慶、懷來兩區縣開展聯合執法。”市水務局城市河湖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聯合執法拆除庫區內釣台、碼頭、彩鋼棚房等,清勸游艇、垂釣、租用皮劃艇等影響水庫水生態環境不文明行為人員,水庫庫區各類非法水上活動基本得到遏制。
此外,官廳水庫管理處還開展了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水環境服務保障專項行動。市水務局也加強了對庫區水面及岸坡保潔作業力度,尤其在冬奧會賽區附近區域,要求保潔人員分段分工,責任到人,重點區域安排專人盯守,每天至少巡回保潔1次,人員力量投入比平常期提高2倍。
團城湖“換裝”迎盛會
漫步在團城湖調節池,冬奧氣氛格外濃厚。
草地中央,一隻“靈鹿”在周邊樹木、湖水的映襯下,頗有“林空鹿飲溪”之感。對節白蠟樹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與冬奧會火炬標志十分醒目。
市水務局團城湖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會徽“冬夢”是用一種叫做“摩奇”的新型綠化材料鋪設而成的。這種利用園林綠化、樹木採伐剩余的有機物為原料,通過粉碎發酵、染色加工、分級處理后產生的新型綠化材料,鋪設於園林植物或者樹木周圍裸露的土壤表面,可以起到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抑制雜草揚塵、促進樹木健康生長等作用。而“靈鹿”與“冬奧會火炬”則是用綠化修剪下的廢棄枝條搭建。
為了迎接冬奧盛會的到來,團城湖管理處以“綻放冰雪情、講好水故事”為主題,結合冬季特點、工程特色、區域風貌,將收集的園林廢棄物因地制宜用於冬奧景觀布置,營造精彩熱烈的氛圍。“這樣一方面將冬奧景觀完美地與調節池冬季景觀相融,主題鮮明,入眼可賞,另一方面變廢為寶,真正踐行北京冬奧會綠色低碳的辦奧理念。”這位負責人說。
重點水域增派保潔力量
為做好賽時水環境保障工作,市水務局已結合冬季水環境特點,在重點水域增派保潔力量,全天候備勤﹔採用錯峰作業方式,重點區域高頻清理,有效提高作業效率。
靠近首都體育館的市屬河道南長河,賽時將有OBS廣播綜合區臨時佔用南長河南岸部分河湖用地。為保証河道水環境質量,市水務局組織河道管理單位積極配合,針對南長河河道開展重點保障,加大水面及岸邊保潔頻次,增派河道巡視人員,同時密切關注保障區域周邊消防、人員等各項安全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為廣播綜合區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此外,市水務局還組織河道管理單位與責任方簽署綠化認建認養管理協議,有效保障臨時佔用河湖用地的綠化養護成效,營造優美濱水環境,全方位做好冬奧賽事服務保障。
北護城河及昆玉河重點水域同步開展清淤惠民工程,有效清除河底淤泥,消減水體內源污染,為市民營造良好親水空間,提升親水舒適感。
本報記者 王天淇
通訊員 龔晨 張瑞 吳建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