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启幕 打造全民参与的运河嘉年华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李博)主题演出、大运河非遗文创展、美食市集……北京通州区2025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于4月26日启幕,通过系列活动解锁更多乐游运河新体验新玩法,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全民嘉年华,为市民游客备好丰盛的“五一”假期“文旅大餐”。
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现场演出,向游客呈现历史上的运河开漕盛景。 人民网记者 李博
2025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以“开漕节”为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以千年运河漕运文化为根基,以“通漕天下,开运大吉”为主题,围绕“锚定文化高度、打造沉浸体验、创新科技赋能、覆盖全龄客群、打通线上线下”五大板块体系进行活动设计,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京城市图书馆等点位精心策划了开幕活动、学术研讨、大运长歌光影秀、水上摄影展、运河文化美食节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通州区“运河上的通州”品牌塑造重要内容。从对运河文化的尊重与挖掘、对运河文化研究与阐释角度出发,坚持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让大家充分感受“运河上的通州”独特的文化烟火气。
开幕活动集沉浸演出、产业合作、成果发布于一体,来自天津传媒学院和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的师生带来《开漕盛景》实景演艺,复刻古时漕船起航的盛大场景,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式漕运之旅。
“大运河是流动千年的史诗,通州是这部史诗的璀璨注脚。”通州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做足做好运河文章,守护文脉之根、筑牢生态之基、激活发展之力、普惠民生之福。
“运河上的通州”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发布仪式上,通州区发布联盟共建场景。通州区文旅局与十余位首批加入联盟的专家顾问代表、共创合伙人及企业代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一跨界融合平台正式投入运营。联盟将整合文化、商业、旅游、体育、农业五大领域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品牌。
成果发布环节,现场集中展示了大运河新视听产业建设最新成果。两部运河主题力作《舟楫千里号歌来》和《祈安澜》也在现场举行了上线仪式。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表演。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活动特别邀请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作大运河文化主题演讲,深入解读运河承载的中华文明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发布了“大运河乡村振兴指数”,为运河沿线乡村发展提供科学评估体系。活动现场还进行了“通州运河船工号子”表演,让观众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运河思政”环节,现场发布了“运思践学”数字导览平台1.0版本,同时启动了“运河学子百村行”活动和五项主题赛事。通过《一粒米的漕运》宣传片,生动展现大运河漕运文化的深厚底蕴。
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采取“沉浸式文化体验+科技赋能+全民狂欢”形式,系列活动举办地点覆盖通州全域。
市民游客观赏水上专题摄影展。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4月26日至5月5日,两大展览与市民相约。“水上专题摄影展”以大运河的桥为叙事结构,并以水为媒,以光影为舟,通过镜头,捕捉运河之上的桥梁风采;“大运河非遗文创展”精选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等地代表性非遗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5月1日至5月5日,“开运大集”运河文化美食节将带来“舌尖上的运河味道”,食力全开碳水集市、月亮河美食节、漕运码头美食节等众多活动,为市民游客呈现有滋有味、好吃好玩的城市副中心。
线下还推出了《2025副中心文旅消费手册(春夏版)》,手册整合了重点文旅活动日历、多条精品文旅路线、公园景区攻略及100余家知名餐饮品牌福利,为游客提供涵盖“餐饮美食+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的全业态专属优惠。
据了解,本次活动还联动万达、万象汇、领展、乐堤港等副中心核心商圈资源,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体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