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北京推动海淀昌平2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向国家级升级

2025年04月24日14:41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北京市首批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落地海淀区和昌平区,并推动其向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升级。

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基于高精尖产业发展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体系化布局了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6个领域,针对性制定引导政策并迭代完善,在17个领域创建31个创新平台,持续打造涵盖资金、基金、信贷产品、孵化培育于一体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全市已形成一些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区。

“在此基础上,我们以现有产业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产业化落地为主线,会同各区进一步聚焦重点发展方向,强化要素匹配加强机制创新,突出应用场景牵引,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制标志性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先导区,全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形成未来产业发展高地提供重要支撑。”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北京市已创建海淀、昌平2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海淀区聚焦未来信息1个主赛道、未来制造和未来空天2个副赛道,将按照“一二四八”的思路推进未来产业发展,即做强一个创新源头,培育两条横纵交叉的科技创新链和企业成长链,在创新识变、织网融变、场景应变、要素聚变四个驱动作用下,实施具体行动计划。

海淀区未来产业布局范围包括中关村软件园一期、二期、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北领地)、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等区域,总计174平方公里。争取到2027年,至少突破10个可能引发范式革命的“种子技术”,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智能网联、卫星互联网、具身智能向千亿级集群跃升,在量子科技和6G领域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到2030年左右,力争成为全球未来产业的引领者。

昌平区构建以未来健康为主赛道、未来制造和未来能源为副赛道的产业发展格局,布局包括以未来科学城生命园(生命谷)为核心,联动中关村昌平园、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未来科学城合成生物制造基地、能源谷,辐射沙河高教园、小汤山美丽智造园等专业园区约180平方公里范围。

昌平区通过部署实施“五个一”行动,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前沿核心技术、聚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拳头产品、加快建设一批示范性应用场景、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化产业集群、系统布局一批专业化平台载体。到2027年,新增知名科学家创办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专精特新企业60家;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三大赛道形成技术策源、辐射津冀、引领全国的发展格局。

“我们还将协同北京其他区,谋划其他领域市级先导区,加速完善北京市未来产业总体布局,引领未来产业做优做强。”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董兆瑞、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