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山公园牡丹进入盛花期 两万余株牡丹将陆续绽放【4】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池梦蕊)春光正好,繁花争艳,景山公园牡丹进入盛花期。今年景山公园牡丹文化节以“国色牡丹绽春光 景山万春谱华章”为主题,依托春季花卉和特色花卉牡丹,结合公园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场融春日胜景与文化雅韵的沉浸式盛宴。
据介绍,景山公园种植牡丹的历史历经数百年积淀,如今已成为北京市区牡丹品种最丰富的集中展示地之一。作为京城最具盛名的牡丹观赏胜地,园内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五百余种、两万余株牡丹,九大色系、十大花型一应俱全。从承载历史韵味的中原牡丹,到充满异域风情的海外佳品,游客在此能够深切领略牡丹文化的多元交融。无论是传统名品还是稀有新秀,数万株牡丹在古建红墙的映衬下竞相绽放,书写着千年古都的雍容气韵。
漫步园中,牡丹名品“姚黄”“赵粉”“洛阳红”等悉数登场。其中,“姚黄”花型丰满,色泽淡黄,被誉为“花王”;“赵粉”,在牡丹四大名品中是最年轻的品种,它芳香浓郁,善于着花,花型多变。此外,园内还有数株老龄牡丹依旧生机勃发,诉说着景山与牡丹的情缘。
本次牡丹中还有部分近些年引进的新优牡丹,目前长势良好,性状稳定。比如墨色牡丹“泼墨秀”以其罕见的深紫黑色惊艳全场,该品种花型为墨色牡丹中少见的重瓣中花品种,花瓣如墨色晕染,丝绸般的光泽仿佛名家挥毫的写意画卷。此外,还能看到墨色牡丹如“乌金耀辉”“冠世墨玉”等品种,都深受游客喜爱。
在景山公园,不仅能沉醉于牡丹的倾国之色,还能尽情感受由丁香、海棠等春季观赏植物以及各类花带、花境共同构成的春日花海。
南门花卉景观布置《至阳丹青》以长十米的长卷式山水盆景为骨架结构,搭配古画背景画框和山形立体结构,增加景观层次,将盆景艺术与园艺造景相结合,创新景观造景形式。
东门内的花境以“日月照京华、景上更添花”为主题,巧妙运用“景”字象形文字创意,借万春亭和乔木之景,搭配金鱼草、角堇等23种、4000余株花卉,与周边山体相互映衬、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观画卷。科普园入口处的“沉浸式”花境别具一格,种植着香雪球、紫菀等22种、3600余株花卉,并打造了供游客进入的小路。游客可在此畅游花间,享受春日惬意与雅趣。
本次牡丹文化节期间,《南北一线牵·非遗共芳华——南平非遗展》作为一大特色活动,精选南平市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覆盖历史悠久的宫廷御贡、民间技艺、宋韵艺术三大维度,以非遗为纽带,赏非遗的匠心传承与时代新韵,见证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游客可以近距离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力促进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配合此次非遗展,公园还特别策划“南平非遗展示”,汇聚闽北千年非遗精粹、多项传统技艺。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宋式点茶、松溪版画拓印等互动项目。后续还将有古彩戏法展演,让游客真切感受到非遗活态传承的独特魅力。
除了欣赏国色牡丹、品鉴精彩展览,景山公园还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年,景山公园发起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公园诚挚邀请广大摄影爱好者,用手中镜头定格景山的独特韵味,捕捉牡丹绽放的动人瞬间。本次活动预计持续至5月底。
牡丹文化节期间,公园还将举办多场精彩纷呈的线下牡丹科普活动。从深入浅出的牡丹文化讲座,到妙趣横生的牡丹导赏之旅,将由公园专业技术人员亲自带领,引导游客深入了解牡丹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等专业知识,让大家在沉醉于花海美景的同时,收获更多关于牡丹的文化内涵。
此外,景山公园持续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推出一系列牡丹衍生文创产品,丰富游客的购物选择,为游客带来更多元化的游玩体验。今年,公园牡丹文创冰淇淋迎来全新升级,带领游客开启一场味觉与文化之旅。全新牡丹文创冰淇淋巧妙将万春亭、牡丹、凤尾蓝鹊与祥云元素相结合,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这些元素不仅体现在外观造型上,更通过独特的口味组合,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责编:李博、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