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区:发放补贴帮助重建 修复设备确保供暖

中午刚过,记者驱车驶入位于山区的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西班各庄村,气温已接近零下,冷风嗖嗖,吹得呜呜响。
“家里有人不?”在村前大石河畔,一栋二层小楼引起记者注意,院墙翻新,门窗换新,一层窗户上边,退去的洪水印隐约还能看见。
“外面冷,快进来!”70岁的村民佟建银,身体硬朗,外衣未披便从堂屋跑出,给记者开门。
走进堂屋,一阵热流涌来。立冬不久,佟建银就烧起了暖气,房里暖意融融。
刚落座,佟建银便聊起了近4个月前的灾情。“当时,洪水都快冲进二楼卧室了。”洪水退去,院墙倒了,屋内淤泥没过膝盖。今年夏天的特大洪水,让位于房山深山区的佛子庄乡成为损毁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该村村委会及驻村的佛子庄乡供电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层房屋几乎全部被淹,大量设施设备及生产生活资料被冲走,水电通信一度中断。
“当时就想这个冬天可咋过?”佟建银说,没想到洪灾过后,淤泥清理、房屋鉴定等恢复重建工作快速展开。佟建银家的房屋修缮经过鉴定后,即可入住。
记者在佟建银家看到,干净的墙壁、整洁的地砖,厨房的灶台上热气腾腾蒸着饭菜,部分新买的家电还摆放在屋内,正准备安装。截至11月初,西班各庄村73户修缮户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像佟建银一样,村民们纷纷在修缮后的家里准备过冬。政府还发放补贴资金,为村民重建房屋和修缮减轻了经济压力。“9月初,我家开始施工,垒院墙、屋内刷墙、铺砖,政府不仅提供半吨水泥、1桶涂料,还给了3万元补贴。”佟建银说。
为了推动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洪灾过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委联合印发《农村受灾地区温暖过冬保障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对雨水浸泡类取暖设备维修、设备丢失或损毁的,给予一定补贴。
如今,房屋修缮一新,记者看到,温度计显示,温度超过24摄氏度。
数据显示,今年北京特大洪水,造成受灾群众取暖设备受损约3.8万台,当前,应恢复修复的设备已全部修复,确保受灾地区返家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剩余户待来年房屋重建后安装。此外,房山区、门头沟区共计订购取暖用煤36319吨,已全部配送至有采暖需求的农户家。(记者 潘俊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