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

与中国市场共成长 北京中德产业园德企集聚发展态势向上

鲍聪颖 李世奇
2023年07月12日11:09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与中国德国商会等5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设立4个海外办事处;园区集聚90余家德资企业……记者跟随北京市发改委采访获悉,作为首个以经济技术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北京中德产业园开园以来,德企集聚发展态势进一步深化,形成了中德经济技术“联合发展、相互成就”的生动实践。

北京中德产业园是国内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中德示范区。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北京中德产业园是国家发改委支持、北京市牵头、顺义区具体实施建设的国内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中德示范区。园区定位为“德国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地、中德隐形冠军发展的战略高地、中德交往与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和先进制造服务业支撑产业。已集聚奔驰、宝马、Ameco、博世、威乐水泵等90余家德资企业,年产值350亿元。

浩瀚海慈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齐兴晨介绍公司产品。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我们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完全吻合。”浩瀚海慈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齐兴晨介绍道。浩瀚海慈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循环经济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也是入驻北京中德产业园的重点企业。该企业总部位于德国西部的工业重镇杜塞尔多夫,主要从事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循环再利用、再生资源平台等业务。该企业于2022年成立中国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我们在循环经济领域 ,在再生资源回收破碎分选技术方面,有深耕数十年的关键技术积累。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德之间技术沟通的桥梁,将德国工程技术和市场知识引入中国循环经济;致力于帮助中国、德国和世界各地减少CO2排放;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齐兴晨介绍,目前,公司正在中德产业园内建设再生资源B2B数字交易平台,未来,将与“中德双碳联合创新中心”一起,推动两国企业在“双碳”领域的技术交流和成果孵化,以创新技术引领绿色制造。

莱茵科斯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虹介绍公司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

“我们已经获批设立北京首家智能制造领域的外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莱茵科斯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虹高兴的告诉记者。作为德国莱茵科斯特中国运营总部,该企业2022年1月在北京中德产业园注册成立,重点打造“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智能制造人才资本银行”三大项目。

吕虹介绍,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创新中心发挥“跨中国跨德国”、“跨产业跨教育”、“跨企业跨学校”的“双跨”优势,重点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等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加速德国先进技术及软件在中国的应用孵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按照“基地平台+产业学院+创新中心+园区企业”模式,建设兼具公共实训、人才培养、工业服务、技术研发、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多种功能的公共服务综合体。

智能制造人才资本银行则要打造国内首个百万级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蓄水池”和“资源库”,通过人才产业化运营实现人才自我成长的增值循环,帮助人才打通高质量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吕虹表示,“我们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持续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提升人才与产业链的匹配度和人才与岗位群的适配度。”

北京中德产业园前景展望。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除了上述企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北京中德产业园建设发展成果不断涌现,新项目落地,老企业增资扩产,一批标志性产业合作项目在这里汇聚:奔驰全新EQE纯电SUV在这里下线,大众公司全新物流器具管理平台板块正式落地,博世公司与产业园共建工业4.0创新中心,威乐水泵连续6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长……

“对于入园企业,我们积极提供包括政策优惠、法务支持、贸易便利等配套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推进产品升级。此外,我们还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节能环保、安全应急、绿色园区等领域,为德企优质产品提供应用场景。”北京中德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郝利杰介绍。

产业园广阔的应用市场前景、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制造流程的数字化升级,都将持续推动中德产业融合互动,郝利杰表示,未来,北京中德产业园将持续释放产业绿色发展动能,搭建国家级对德合作平台,服务国家级对德合作项目,探索实践中德经济技术合作新模式。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