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

北京昌平区委书记甘靖中:加快“四区”建设 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

2023年07月11日17:56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7月11日,北京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昌平区专场召开。 人民网记者 李博摄

人民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李博)昌平是首都平原新城,也是生态涵养区。昌平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区域功能定位,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改革攻坚开放共赢试验区、城乡治理协调发展先行区、人文宜居生态优美示范区,奋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

7月11日,北京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昌平区专场召开,北京市昌平区委书记甘靖中介绍,去年昌平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保持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全市第一,投资、工业等指标增速在全市名列前茅;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投资、工业等指标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

“北四村”蝶变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发布会上,甘靖中讲述了“北四村”蝶变的故事。“北四村”是昌平史各庄街道北部4个村的统称,过去“握手楼”林立,流动人口聚集,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大等问题突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

“为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拓展首都创新发展空间,我们加紧完成‘北四村’拆迁腾退,规划建设中关村生命园三期,国际生物工程创新中心等3个重大项目密集开工。”甘靖中介绍,300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即将拔地而起。

甘靖中说,昌平区科教资源富集,拥有41所高校及其分校区、5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未来科学城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在首都乃至国家创新发展大局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肩负着重大职责。“我们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重点聚焦未来科学城,突出抓好‘两谷一园’建设,努力打造面向未来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生命谷聚集了我国首个生命科学国家实验室等顶级研发机构,入驻了我国首家新药成功出海的百济神州等60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涌现出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是北京乃至全国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引擎。甘靖中介绍,除加快中关村生命园三期开发建设外,昌平区还搭建了全市首家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等平台,主动为企业提供陪伴式服务;发布了昌平生命科学创新走廊建设方案,将释放创新产业空间不少于450万平方米;签约了上海复星等一批高精尖产业项目,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将在三年内实现翻一番,生命谷正朝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坚实迈进。

能源谷共有213家规上先进能源企业集聚发展,特别是入驻了420家各级央企机构,是我国先进能源产业的战略支撑点,也是首都央企战略科研机构聚集发展的窗口。“我们支持相关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出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等重磅创新成果,带动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全区先进能源产业收入近2400亿元。”甘靖中表示,昌平区每年召开未来科学城建设推进会,加快央企项目落地建设,在前年央企新注册资本增长9倍基础上,去年央企新注册资本增长了3.4倍,呈现加速聚集的发展态势,正打造国际先进能源的创新高地。

沙河高教园内的北航、北邮、北师大、中财等7所高校新校区全部开学,入驻整建制学院43个、一流学科9个。甘靖中介绍,昌平区以高教园为重点,全面深化与驻昌平高校合作,加快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今年6月昌平区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对昌平南口镇鹿牌保温瓶等三片废弃老厂房进行更新,建设清华南口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甘靖中说:“项目于上月正式开工,昔日的‘老旧大厂’将升级为国家科创新战略、产业转化新高地、人才培养新平台、城市复兴新地标。”

新设市场主体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甘靖中介绍,2021年,为加快小米昌平智能工厂开工,昌平区改革优化行政审批,仅用84天就完成项目前期流程,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刷新了全市纪录。今年,昌平仅用6天就助力梧桐山语项目实现从拿地到开工,刷新了同类项目全市纪录。

昌平区加快建设改革攻坚开放共赢试验区,以“两区”建设为牵引,加大改革力度,深化对外开放,持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甘靖中说,去年全区新设市场主体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昌平区累计完成86项制度创新,落地792个重点项目,形成了去中心化临床试验试点等一批全市乃至全国首创案例。甘靖中介绍,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即将建成投用,可承接国际同步多中心临床研究,填补国内空白。特别是去年在“两区”建设带动下,自贸昌平组团市场主体突破1万家,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全市第一,“泽布替尼”等一批原创新药从昌平走向世界。今年昌平将加快推动20项创新政策、340个年度项目落地。

昌平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甘靖中说:“通过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我们的市场主体加速增长,高水平高成长企业不断涌现。目前,全区共有专精特新企业462家、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22家、上市企业39家,全市两个‘灯塔工厂’都在昌平。”

除优化营商环境外,昌平区还在国资国企、城市更新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了区属国有企业挂牌新三板,通过战略性重组设立了市政集团、文旅集团;创新老旧小区改造的“昌盛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甘靖中表示,随着一项项改革措施落地,昌平正加速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百余个重大项目投用补齐“回天”短板

回天地区常住人口85.2万人,是一个超大型社区。甘靖中介绍,通过接续实施两轮回天行动计划,累计建成投用道路、学校、医院等项目121个,去年以来累计建成投用项目37个。特别是随着首开LONG街及天通苑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回天地区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局面将得到根本改善。

甘靖中说,昌平区加快建设城乡治理协调发展先行区,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昌平坚持规划引领,加紧推进重点区域建设发展,努力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昌平新城东区总建筑规模超过1000万平方米,是全市范围内非常稀有的大规模集中待开发用地。去年先后完成了国际方案征集、街区控规获批等;今年实现了全市首批供地,正打造公共服务优良、商务商业发达、居住品质一流的魅力新城。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全区232个村庄建成美丽乡村,昌平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称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列全市前茅。“当前,我们重点提速文旅农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崔村苹果宴、延寿民宿群、兴寿艺术季等特色名片,多元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甘靖中表示。

(责编:李博、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