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文化

聋人朋友也能逛故宫“听”讲解

听见文化的声音 北京首批手语导览服务上线发布

2023年05月18日17:09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文博手语导览标识正式发布。人民网记者 孟竹摄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孟竹)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和5月21日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由故宫博物院、北京手语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听见文化的声音——故宫博物院手语无障碍服务发布会”举行。故宫博物院无障碍志愿服务队当天成立,北京手语研究会邰丽华等6人成为服务队首批手语服务志愿者,并与故宫博物院志愿者代表共同用手语展示了“文化无边界,参观无障碍”服务口号。

故宫博物院无障碍志愿服务队成立。人民网记者 孟竹摄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北京手语研究会会长刘再军介绍,语导览是以残障视角提供的无障碍服务,让听力残疾人也能“听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音,填补了首都文旅、文博领域手语服务的空白,是首都数字赋能、文化助残的一项创新之举。

除故宫博物院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及天坛公园也于近日开通手语导览服务,为表彰三家单位在推广信息无障碍服务方面所作出的积极举措,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董连民分别授予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天坛公园“手语服务示范景区”牌匾。

手机扫描文物标识牌上的手语导览二维码可在线观看手语讲解内容。人民网记者 孟竹摄

手语讲解视频页面可在线观看,操作简单。人民网记者 孟竹摄

随后,活动嘉宾和聋人代表在故宫开放区域体验了手语导览服务体验。记者在现场看到,来到故宫参观听力残疾人只需用手机扫描古建文物及馆藏文物标识牌上的手语导览二维码,即可快速打开手语讲解视频页面,在线观看相应内容,操作简单,人人适用。在功能设计上,还有手语导览地图,为聋人游客提供线路引导,让无障碍游园更加便捷。“我特别喜欢故宫的历史氛围和古建美景,但由于听不见语音讲解或导游讲解,每次来故宫都像‘盲’游一样,心里有很大的差落感,这次推出的手语讲解解决了我们的出游需求,也带给了我平等和被尊重的感觉。”一位聋人游客在体验了手语导览服务后表示。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表示,故宫博物院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观众服务质量提升,以更加深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推动文博行业无障碍环境建设。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主席吕世明表示,无障碍服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故宫博物院等文博机构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士的关怀和尊重,希望向社会更多传达残健共融理念,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阅读:

数字化手语导览服务是北京手语研究会“畅听景区的声音——旅游服务赋能计划”公益项目,该项目聚焦听力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以帮助听力残疾人均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为目标,在北京市残联支持、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扶持下,与文旅、文博单位携手打造的视频手语讲解服务,为听力残疾人无障碍游园观展提供支持。

手语导览项目聚集了域内各研究专家、博士、手语人才及创作团队,为保障听障群体对文化资源看得懂、兴趣浓、有收获,讲解员全部由手语使用者的听障人士本色担任。项目制作历经实地考察培训、钻研讲解词、手语研讨交流、规范指导、上镜拍摄、后期加工等一系列协同工作。尤其手语研讨环节,为将历史、文物专有词汇及句意翻译准确,手语技术组集思广益,字句斟酌,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用责任与担当打造出匠心之作。每个细节都渗透着项目组成员的智慧与汗水。

(责编:孟竹、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