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本网特稿

北京市政协委员刘宁:完善三级诊疗制度 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2023年01月18日17:11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北京市政协委员刘宁。人民网 尹星云摄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尹星云)“完善三级诊疗制度无论是对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是对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建成高质量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二区、疑难病诊疗中心主任刘宁带来了《关于推动三级预防结合三级诊疗在临床实施的提案》,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刘宁解释,三级预防指的是在疾病的病前、病中和病后各个阶段采取相应措施,是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策略。第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也就是在发病前期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者三早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要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第三级预防又称为临床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患者采取适时有效的处置,以防止病情恶化,促使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能力者,通过康复医疗治疗,尽量恢复或保留功能,使之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三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主要是解决大医院长期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数较少的问题。”他说,通过建立完善的三级诊疗制度,能够极大的缓解大医院的诊疗压力,通过对患者进行分类,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帮助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刘宁认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兵伐谋,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才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康复,三级预防体系同时发力,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截断轻症向重症的发展,改善患者预后,节省大量医疗资源和医保资金。

(责编:孟竹、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