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更新:坚持“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 不搞大拆大建
人民网北京7月13日电(李博)在7月12日举行的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上,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介绍,结合减量背景和存量特点,目前北京已确立以街区为单元,以存量建筑为主体,以功能环境提升为主导的更新工作思路,推进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
北京城市更新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推进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性更新,另一条是推动民生保障和环境改善为导向的社会性更新。
石晓冬认为,北京的城市更新既有超大城市、大城市、普遍的城市规律要遵守,也有北京市自身的特点,比如北京城市更新首先是千年古都的更新,更是落实新时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更新。石晓冬说:“我们的更新始终瞄准城市的根本,就是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能够支持多少、服务多少,最终目的是满足美好生活的更新。”
“因为每个地区的特点不同、需求不同、主导方向也不同,有的是以居住为主,有的是以科创为主,有的是以科研教育为主,我们制定政策要明确更新主导功能。”石晓冬说,为此,从1371个街区中划出178个重点更新街区,围绕不同的主导功能展开城市更新,“这种更新不是大拆大建,而是以功能的完善提质增效、民生改善为核心推进全市的更新。”
具体更新工作方法也跟以前增量式、开发式的建设不同,石晓冬说,这就像给人看病一样要问诊、要找毛病、要基于多种空间工具和政策工具,因此提出四步走、八清单这种面对存量更新的工作方法,要自下而上地找问题,要把街区有限的资源进行统筹。
石晓冬表示,无论是功能性更新还是社会性更新都需要不同的社会主体参与进来,为此需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得到各方真实的愿景和需求,多元协商、明确需求,然后具体确定规划的方案,搭建一个实施平台。
“对城市更新行动来讲,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过程中,本质上要坚持的是首都功能的发展,根本要求是高质量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人民生活幸福。”石晓冬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