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社会民生

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保障交出一份出色答卷

2022年03月14日08:47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无障碍保障交出一份出色答卷

  国家体育馆送货用的手推车,成为运动员转场时便利的交通工具 摄影/本报记者 黑建军

  北京冬残奥会留下了很多经典的画面,除了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之外,在赛事组织、服务保障、场馆运行、无障碍设施以及赛场氛围等多方面,北京冬残奥会都交出了出色答卷。无障碍设施的完备与否,反映的是赛事组织方对于比赛的重视程度,从北京冬残奥会三大赛区的竞赛和非竞赛场馆无障碍设施的配备和运行情况来看,这项工作可圈可点。

  国际残奥委会专家点赞场馆

  无论是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营造的“无障碍环境”、云顶滑雪公园对于每个无障碍设施细节的把控,还是延庆高山滑雪中心在媒体流线上做出的安排,抑或是北京两座场馆面面俱到的无障碍服务,无不让去到那里的残疾人运动员体会到家的感觉,“舒适”和“贴心”是他们用得最多的形容词。

  早在冬残奥会开始前的转换期,来自国际残奥委会的无障碍专家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就走遍了整个三大赛区的很多场馆,作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她给出了非常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在高山滑雪中心体验了细致入微的服务之后,见过无数大场面的罗德里格斯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高山滑雪赛场是非常令人赞叹的。比如媒体流线,即便使用轮椅,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也会感觉非常安全,这里的混采区是我见过的最无障碍的。”

  改装“小推车”受运动员青睐

  除了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的“规定动作”之外,个别场馆还别出心裁地“自创”了无障碍设施,一度引发了媒体的关注。比如在国家体育馆,经常能见到有队伍用经过改装的“小推车”运送他们的冰球运动员。这些小推车其实原本是用来运货的,但因为其出色的便捷性,因此被特别用来运送一些体重大的冰球运动员,而这一下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无障碍设施。随着比赛的进行,很多国家争相效仿,“升级”后的小推车被精心布置后,甚至成为了每个国家不一样的文化展示平台,自制的无障碍设施能起到这样的效果,着实出乎大家的意料。

  万余人次体验确保“无障碍”

  在雪上项目的场馆,也有很多亮点可寻。比如在冬季两项中心,针对视障运动员推出的大字体公告栏、盲道,为坐姿运动员专门预留出来的非防滑路面通道等等,无不折射出赛区在无障碍设施方面作出的努力。在看台区,为了方便运动员的整体无障碍出行,各种小坡道的设计也凸显赛区细致入微的服务意识;又比如在云顶滑雪公园,除了针对坡道进行防水处理之外,还对木质材料可能出现的缝隙作出了及时的改良。此外,在雪上项目都要配备的打蜡房里,也根据不同类别运动员的身高差进行特别妥善安排,如增设防滑安全措施等等,可以说只要进入到这三大赛区,无障碍设施无处不在。

  这些工作能做得如此到位,和之前北京冬残奥组委会做的大量工作密不可分。据了解,此前曾有一支由老年人、残疾人和专家组成的2000人的无障碍体验队伍前往各场馆和社会多个场所进行体验,其中冬奥场馆的体验超过1万人次。

  在经过了10天的考验之后,北京冬残奥会在无障碍设施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罗德里格斯看来,举办这样一届成功的冬残奥会,除了硬件的无障碍,另一个重要遗产就是文化和观念的无障碍,“让残疾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在这方面)北京无疑给下一届冬残奥会的东道主设立了标杆。”

  文/本报记者 张昆龙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