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体育

中国冬残奥会代表团共获18金20银23铜 首次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双榜首

2022年03月14日08:46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小字号

原标题:首次位列金牌榜奖牌榜双榜首

13日下午,随着挪威选手彼德森夺得冬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回转坐姿项目冠军,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全部结束。历经9个比赛日的拼搏,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佳绩,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双榜首。

中国冬残奥会代表团从2002年参加冬残奥会,在之前的五届冬残奥会中,他们只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获得过一枚轮椅冰壶的金牌,在其他比赛中连奖牌都没有获得过。最近四年当中,中国冬残奥会运动队经过跨项选材、科学训练和聘请高水平外籍教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他们在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项目中均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首次参赛的中国残奥冰球队获得铜牌也是一大突破。

在参赛选手当中,越野滑雪女将杨洪琼独揽三金,成为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此外,越野滑雪男选手郑鹏、冬季两项男选手刘梦涛和高山滑雪女将张梦秋都有两枚金牌进账。

61枚奖牌 他们交出了优异成绩单

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交出的优异成绩单。与过去五次参加冬残奥会获得一金的成绩相比,中国冬残奥代表团在家门口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而在金牌与奖牌的背后,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也鼓舞和激励着国人,他们必将被铭记。

“三金王”杨洪琼

水到渠成 众望所归

三场比赛之后,残奥越野滑雪三金得主杨洪琼有两次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足以见得这位32岁的老将为了冠军已经拼成了什么样。虽然杨洪琼口中自己获得这么多冠军有些“意外”,但实际上,她的不懈付出和努力拼搏才是她成为“三金王”的根本原因所在,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

高喊“中国万岁”撞线的杨洪琼深知国家的大力支持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她不止一次地提到,一拼到底的意志力是她能够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进步的原因所在。“确定了目标就一定不能放弃”,这是她面对镜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诚然,杨洪琼并不是那种特别会表达的人,她更愿意用自己的实力说话,“意外夺得3金”只是她谦虚的表述。

“人狠话少”郑鹏

训练经常被要求“减量”

熟悉郑鹏的人对于他在越野滑雪比赛中斩获2金1银的成绩一点也不惊讶,因为他的确具备这个实力。过去的4年,他把自己练得特别狠,练得特别苦。这个看上去就颇为内向的大男孩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狠话不多”的运动员。这里说的“人狠”指的是对自己狠,而“话不多”则是无论谁跟他说些什么,郑鹏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反应都是嘿嘿一笑,然后就又去训练了。

每隔两天一场比赛,让郑鹏有了休息和调整的时间,而在别人用来做身体恢复的时候,郑鹏一定会去雪场继续自己的滑行训练,相比很多人都需要教练督促“加量”,郑鹏却经常被要求“减量”,因为他一上雪道就停不下来。这么看起来,郑鹏的成功,是理所应当的。而且年龄的优势,也是他四年后继续创造辉煌的保障。

“包揽哥”毛忠武

把责任扛在肩头

斩获1金2银的毛忠武是中国冬残奥越野滑雪队中的老大哥,也是郑鹏身旁最亲密的战友,两人互相竞速互相成就,让中国冬残奥越野滑雪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将年满36岁的毛忠武用一次次力道十足的滑行兑现着自己的诺言“为祖国包揽前两名”。这个东北汉子每场比赛之后都会用质朴的语言去鼓励自己,永远朝着设定的目标前进。

面对比自己年轻又更有竞争力的年轻人,毛忠武首先想的不是去追求个人荣誉,而是想着如何能和队友一起打配合,为中国队获得更好的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属于毛忠武的荣耀时刻终于在越野滑雪男子中距离坐姿比赛中到来了。为了这枚金牌,这位大连汉子付出了所有,一次次有力的滑行后,他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奖牌换了个颜色。而更让他高兴的是,自己和郑鹏早就定下的为祖国包揽前两名的目标,又一次顺利完成了,只不过这次两人换了个位置。把这样的责任扛在肩头,毛忠武的每一次滑行都充满动力。

元气少女张梦秋

不断变换发型彰显乐观

高山滑雪赛场上,刚满20岁的元气少女张梦秋在5项比赛中摘得2金3银,每次登上领奖台都变换的发型彰显了她乐观的人生态度。

5场比赛,张梦秋在结束之后都会和场边的队友、教练员庆祝,感谢她们到现场来为自己加油助威,而每次接受采访的时候,张梦秋也会笑着回答记者们的每个问题,尽管这其中的一些回答已经重复过很多次,但每一次张梦秋都会先甜甜地笑一下,然后再去认真地作答。场上的她带给大家的是稳定的发挥和出色的临场调整能力,而场下的她用多变的发型,让更多的人记住了她,认识了这个乐观向上的小姑娘。

“妈妈选手”张海原

44岁老将诠释何为“坚守”

曾经的残奥会冠军,在44岁的年纪选择征战冬残奥会,她就是张海原,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跨界跨项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挑战,更何况已经不在巅峰状态的张海原。能成为“双奥运动员”一直以来都是她追求的目标,也正因如此,她选择坚守。出于对体育的热爱,她克服了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高山滑雪项目对于速度的要求很高,而在这项很多年轻人都无法企及的项目中,张海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突破。

在热爱面前,年龄并不是什么问题,正因为如此,大家才会看到一个妈妈级的运动员和一群比自己年轻20岁甚至更多的年轻人在一起比赛。女子大回转第六名是她在北京冬残奥会上留下的成绩,但在这个44岁的残奥冠军心里,坚持到底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想让所有人知道为什么我依然还有勇气站上这个舞台的原因。”张海原的话激励了很多人。

“铿锵玫瑰”闫卓

在家门口迎来怒放

在北京2022冬残奥会轮椅冰壶的赛场上,中国队的表现备受关注。作为队中唯一的女队员,一垒闫卓在整个比赛期间展现出乐观、坚强以及不断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最终她和队友们在“冰立方”摘得北京冬残奥会金牌,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掌声。

闫卓来自北京大兴区榆垡镇,她从出生时就被查出患有脊柱裂,双腿无法行走。在父母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闫卓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首钢工学院的动漫设计专业。在大学期间,她报名参加了北京射箭队运动员选拔,并于2013年11月正式进入北京射箭队。“在教练的指导下,半年后,我首次参加全国残疾人射箭锦标赛,取得团体第六名的成绩。2015年,我参加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团体排名第四,个人成绩排名第五以及个人淘汰赛铜牌的成绩。同年,在世界轮椅大赛射箭项目上,我获得个人铜牌的成绩。”闫卓说,后来由于射箭项目比赛规程的调整,她的级别已经没有了优势。“在自己感到彷徨的时候,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领导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参加冬季项目,在2016年11月1日我正式加入北京轮椅冰壶队。”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6月,闫卓以女队员成功率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参加2018年韩国平昌冬残奥会的备战。集训期间,她又代表国家参加了2017年捷克轮椅冰壶公开赛,获得了第二名。训练后期队伍进行调整,最终她没有进入平昌冬残奥会的大名单当中。闫卓说:“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很大,觉得所有的付出都白费了。在我最想放弃的时候,来自团队的鼓励,最终让我走出阴霾,开始了新的征程。”

铿锵玫瑰,迎来怒放。在北京冬残奥会期间,闫卓司职一垒。“作为北京人,能够参加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并实现了卫冕,我感到特别自豪。”闫卓说。

“男冰女将”于静

摔倒了爬起来接着练

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就能获得季军,说中国残奥冰球队是最让人“惊讶”的队伍一点也不为过。当大家关注这支队伍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在一群热血青年中间,还有位38岁的女将,虽然她出场的时间并不多,但她却成为这支残奥冰球队中最特殊的存在。从她身上反映出的是所有中国残奥冰球队员的特质——阳光向上,热爱生活的同时热爱竞技体育。

女将参加残奥冰球项目的争夺,于静是所有参赛队中的唯一,这足见于静的决心。曾经在多项运动中有过出色表现的于静,改练冰球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参加北京冬残奥会。36岁辞职专心备战,到38岁如愿圆梦北京,两年的时间她和比自己年轻1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训练比赛,困难和差距是客观存在且需要正视的,但这并不是于静放弃的理由,反而激发了她不断超越自我的斗志。“平时训练中经常被撞翻,但摔倒了就爬起来接着练”,这也成了于静的追求。

从不自信到自信,这是于静投身残奥冰球之后的变化,而这也正是中国队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默默发生的改变。坚定信念并且一步步走下去,总会有看到曙光的那一天,这就是体育带给他们的积极意义。既然38岁的于静都能面对和挑战这全新的一切,那么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和奋斗呢?

“初生牛犊”耿焱红

17岁完成“梦幻之旅”

17岁,这是一个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耿焱红已经代表祖国参加冬残奥会的比赛并且有所斩获了,而她也是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那一个。单板滑雪银牌的成绩让耿焱红身披国旗出现在领奖台上,这样的小将用实力演绎什么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

年轻就是资本。面对比自己年长5到8岁的对手,出现在单板滑雪赛场上的耿焱红没有任何压力,更何况,身为张家口人的她是在家门口作战,得到了无数人的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17岁的耿焱红完成了她自己口中的“梦幻之旅”。

手握“金容融”的耿焱红笑得格外甜,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她将来还有更多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相信北京冬残奥会只是她的一个开始,有股子“闯劲”的耿焱红未来可期。

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昆龙

统筹/杜锐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胡金喜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