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内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本报记者 孙乐琪
“谢谢你们的辛苦付出,谢谢你们为冬奥会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顺利闭幕,北京冬奥村公共卫生团队与驻村国际奥委会官员最后一次组织每日工作例会上,国际奥委会官员西尔维娅对公共卫生经理郑阳热情地说。
冬奥会闭幕,各国代表团离村,冬奥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也画上圆满句号,中外工作人员都为这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高效的核酸检测服务,是及时监测疫情发生的有力手段。郑阳说,每天联系各国代表团“新冠联络员”,督促他们组织本国运动员进行核酸检测是公共卫生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北京冬奥村内,设置了两个面向运动员的核酸检测点,近30位工作人员驻点开展咽拭子采样服务。“每天6时至23时,时刻在岗。高峰时每天要为2000余人次提供服务。”
除了人员的核酸检测之外,环境的监测也是防疫工作的重点内容。“在这方面,我们还用到了不少高科技。”郑阳举例,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访过的冬奥村“网红”美发店里,就配备有一台气溶胶监测仪,可以监测空气中是否有新冠病毒,“就像给空气做核酸检测一样。”
2月18日,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举办发布会。发布会上,巴赫说:“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非常成功,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安全”二字,如同冬奥会“幕布”上低调的底色,静默无声,又坚若磐石。
2月4日晚,冬奥会主火炬被点燃,梦想在冰与火的碰撞中成为现实。就在火炬抵达鸟巢前,2月2日至4日,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进行了火炬传递。传递现场,救护车、急救人员时刻待命,守护着火炬手、现场工作人员、观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要第一时间应对可能的突发医疗需求,需要根据每一个传递点位的特点,灵活设置与调派救护车。”北京急救中心冬奥办公室工作人员张雪娇举例说,在颐和园进行火炬传递时,为最大限度保护古迹,救护车不驶入园区,而是停在公园几个出入口旁,以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冬奥会雪上项目运动员受伤概率在10%至14%之间,筑牢医疗保障的防线,是运动员“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为确保医疗救治工作安全、高效实施,北京指定了17家场馆保障医院、18家定点收治医院精准分类收治,医院设立冬奥专区、专室和专用诊疗设备,严格闭环管理。
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珍妮·舒特评价说:“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水平令人赞叹”,这将成为一笔巨大的财富,持续推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
“谢谢你们!希望可以再次回到中国,游览这个美丽的国家!”2月15日,元宵节,一位高山滑雪运动员从北医三院延庆院区顺利出院了。出院前,他在给医务人员的小卡片上这样写道。
2月10日上午,高山滑雪男子全能滑降项目的比赛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紧张进行。由于滑降速度过快,这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摔倒受伤。与此同时,直升机救援队与定点医院医疗保障团队共同展开一场与时间竞速的救援。
这也是空中医疗队首次在“雪飞燕”执行任务。从直升机起飞,到伤者送进诊室,总共用时12分钟。北医三院延庆院区执行院长周方介绍,伤者大小骨折共7处,手术持续了7个多小时,结束时已近次日凌晨1时。
当运动员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顺利出院时,他真诚地说:“非常感谢你们所有人!我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
安全,是重大体育赛事必须坚守的底线。
安全,是北京冬奥会对世界掷地有声的承诺。
为了这份沉甸甸的承诺,每一位工作人员不懈地努力,每一个细节力求尽善尽美。精彩的北京冬奥,也是平安的北京冬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