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本网特稿

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生态 北京东城发布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导则

2022年02月11日15:53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2月11日电 (池梦蕊)2月9日,北京市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审议了《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导则》。东城区将积极挖掘老旧厂房存量资源,加快推进老城保护更新,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打造更多运营规范、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度高的文化产业园区,利用老旧厂房、平房院落等疏解腾退空间建设文创园区、文创空间,进一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生态。

近年来,东城区利用老旧厂房等疏解腾退空间建设文化产业园区,逐渐形成了“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知名品牌,探索出一条老旧厂房转型利用的有效途径。立足国家、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新趋势、新变化和新要求,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实际,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此次编制出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导则》,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完善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导则》共46条,重点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9个重点领域提出明确要求。在发展规划方面,应充分遵循上位规划,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门类,产业定位和行业特色明确,注重规模适中、布局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在基础设施方面,应建有完善的道路、停车、绿化、给排水、供电、通信及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探索运用REITs、PPP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智慧设施方面,应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积极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运营管理的标准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在入园条件方面,应建立企业准入机制,引进和培育“文化+”创新融合类企业,提供内容健康向上的产品及服务,确保文化企业占入园企业总数70%以上。在运营管理方面,应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配备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注重品牌价值凝练,积极建立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产业发展服务方面,应围绕文化企业各阶段发展需求,加强与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合作,搭建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便利化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应打破园区运营服务“边界”,与社区、商区联动建设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承载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人才服务方面,应积极打造人才集聚微平台,畅通人才培养、交流服务的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或创新型科研团队,促进人才创新成果转化。在统计监测方面,应积极搭建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平台,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定期对园区及入驻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测与评估。

目前,东城区共有文化产业园区42处,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1500家。其中,16家园区获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二。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东城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11.1%,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实现收入1027.5亿元,同比增长16.2%,收入总量保持全市前列,东城区已成为全国老旧厂房转型发展文化产业最聚集和最具典型示范意义的区域之一。东城区成功推动完成首创非遗咏园、大磨坊文创园、隆福寺文创园、南阳共享际、城市空间1921文化产业园、雪莲亮点文创园等一批老旧厂房疏解腾退空间改造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在促进集聚文化企业、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出台了《东城区文化企业“房租通”配套资金支持办法》,为14家园区房租补贴439余万元,为入驻文化企业减租9068余万元。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大磨坊文创园被授予“北京市版权保护示范园区(基地)”称号。以“城市针灸”方式推动“胡同里的创意工厂”改造升级,推动各类文化产业空间智慧化管理、资产化运营、差异化发展,促进园区提质增效,增强区域创新创意活力。

接下来,东城区将加速“崇文争先”,做实“六字文章”,继续加大利用老旧厂房等疏解腾退空间升级改造文化产业园区的推进力度,充分发挥东城区作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叠加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以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带动为引领,强化融资服务、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培育具有首都文化特点、引领示范全国的连锁品牌园区。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可承载文化产业空间品质与服务水平,将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地、城市更新的承载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优质文化企业的集聚地、市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

(责编:孟竹、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